年度最高9.2!中国式家庭关系,全被它讲透了

南都娱乐
+订阅

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不止悬疑,更有生活。

这个五一小长假,大家有剧可追了。

由辛爽(《隐秘的角落》)执导,范伟、秦昊、陈明昊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腾讯视频网剧《漫长的季节》阵容强大、质感上乘,口碑亦不负众望,豆瓣评分从开分的9.0一路涨到9.2,很有可能会是2023年国产剧的最高分。

《漫长的季节》究竟好在哪儿?虽然是悬疑剧,但特别的是,它并没有从一开篇就急着甩出各种高能、反转、开挂的剧情,而是用一种生活流的叙事节奏,将一个时代的几个人物、几种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关系呈现在观众眼前,让人在细细流淌的共情中回味无穷。

01

《漫长的季节》的弹幕里,有不少观众都提到“感觉好像在看电影啊”。该剧之所以能打造出这种高级的质感,精致的服道化可谓功不可没。

1997、1998年的戏份中,服道化精准还原出了时代特色和地域氛围。小至屋内陈设,大至户外街景,无不充满了说服力,瞬间把观众们集体带入了二十多年前那个叫“桦林”的东北小城。

比如,王响用来喝水的这个棕色广口玻璃瓶就特别眼熟,几乎就是那个时代每家每户的标配,很多90后们应该都看过自己的父辈、祖辈用这种瓶子来喝水。

还有王响家用的床单也充满了亲切感,有网友直接在弹幕里指认:“我家有套一模一样的”。

02

不仅服道化精致到位,演员的演技也极为精湛。除了眼神、行为状态外,特别想夸一下他们对台词的处理。

学两句东北方言、在每句话最后加个儿化音的后缀看似很容易,但把每个字的发音都做到高度还原,就很让人惊艳了。比如一个细节是,范伟、秦昊等演员都把“撞车”的“撞”字念成“chuang”,完全符合东北人的发音习惯,足以体现演员的功力与用心。

群像的塑造亦可圈可点。除了王响、龚彪,其他配角人物也非常亮眼:马德胜在98年是意气风发的刑警队长,2016年退休时则成了老年大学里的“拉丁舞王”,可以说是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不仅给剧情增添了笑点,也使这个角色更为立体鲜活。

再比如邢建春,97年他在桦钢厂的保卫科工作,仗着职权对王响等人颐指气使,2016年时他倒卖车牌被王响等人发现,发生肢体冲突时,腰间挂的尿袋露了出来。邢建春尊严尽失,躺地痛哭,让人无比唏嘘同情。

03

而《漫长的季节》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正是通过这些精细的服道化与群像塑造,呈现出了几种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关系。

首先是夫妻关系。比如王响和罗美素,两人的相处模式是许多中国夫妻的缩影:罗美素是非常传统的妻子,她勤劳、能干,为家忙前忙后、任劳任怨,对丈夫也很顺从。王响住院的时候,罗美素尽心尽力地照顾。

她会在丈夫、儿子中间充当和事佬,缓和两个男人的关系。王响和王阳吵架时,是她告诉儿子丈夫的用心良苦:“打完你后,他才是最心疼的那个”。

王响则是典型的东北男人,有点大男子主义,在家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在外,他会察言观色、懂得低眉顺眼,处处给人赔笑脸,但对自己的妻子罗美素,他习惯了呼来喝去、事事挑剔,俨然是一家之主的样子。

而龚彪与黄丽茹这对“拧巴”的婚姻关系同样很典型。从第三集开头,王响和黄丽茹的简短对话中可以看出,黄丽茹当年与龚彪结婚,其实并非她心甘情愿。

她对丈夫与药店小露的关系一清二楚,而且自己也有相好的对象。强扭来的婚姻中,二人早已是貌合神离。

龚彪和黄丽茹的冲突来自相左的价值观:活在梦里的龚彪总是不着边际,而黄丽茹则是务实派。

黄丽茹一心想开一个美容院,但租门店太贵,只能在家将就着干。龚彪回家后,旁若无人地看电视、使唤黄丽茹去做饭,完全没感知到顾客的不悦。

身患糖尿病的龚彪整天没个正形,喝喝啤酒,养养鸽子,满嘴跑火车,总想着自己能一日暴富。

黄丽茹准备拿来开美容院的存款,也被龚彪偷偷拿去买二手车,结果刚买来就因“套牌”案被扣押。总之他想一出是一出,是个毫无规划、极不靠谱的“画饼大师”。这让二人在婚姻中都深感痛苦。

其次,还有父子关系。剧中的王响有两个儿子:王阳和王北,这两段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父子关系,分别有不同的情感困境。

在1997-1998年的剧情里,王响对王阳的内心世界知之甚少。儿子喜欢写诗,他对文字一窍不通;儿子说心里憋屈,他对眼前人的反常毫无察觉,开口便是爹味发言:“怎么现在的孩子住这么大房子都憋屈,你爸我当年可是如何如何……”

虽然二人缺乏沟通,但王响的一言一行中,无不深藏着他对王阳的父爱。

王阳高考落榜,王响心里总挂念着给儿子找工作的事。他被碎尸吓得吐晕过去,但一听见龚彪说自己是厂办的,瞬间弹起来打听“你什么情况能分配?”,这段戏也充满了喜剧效果。

王阳去夜总会当服务员,王响大发雷霆表示反对,其实内心是在担心儿子,不想让他进入这种鱼龙混杂的环境中工作,希望他能够进厂上班。

第六集里,邢建春陷害王阳偷厂里的钱以报私仇,原本坚持原则、绝不妥协的王响,为了保儿子,立刻向讨厌的人低头了。

对王阳,王响是“爱在心口难开”的典型中国式严父;而在2016年,王响对王北而言则是一个朋友一般的“慈父”。

王阳去世后,王响收养了王北。这一次,他更懂得如何做一个父亲,会和儿子开玩笑、平等地对话和沟通,父子感情很好。但微妙的是,相比王阳,王响对王北似乎总是有一种“客气”在。

这种客气并非是因为生疏,而是因为在亲生儿子王阳去世后,王响把养子王北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对其难免有愧疚感。

为了查清王阳的旧案,他带王北去北京考学的计划一再被搁置,王北也察觉到了父亲的反常,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最近发生的事,是不是和死去的哥哥有关?

这让王北心情复杂。回到房间后,他抱着父亲的同款红毛衣默默哭泣——2016年,王响仍穿着二十多年前王阳送的那件红毛衣。王北买了件一模一样的却迟迟没有送出手,也许是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手中的这件新的,终究取代不了父亲身上那件旧的。

王响与王北这对父子关系,将失独家庭的情感困境呈现得深入而精准。

此外,沈墨这条线体现的则是畸形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失去双亲的她,自幼寄养在“大爷大娘”身边,但大爷对沈墨的爱是变态、扭曲的,不仅禁锢她的自由,想将她永远拴在身边,还对其有暴力行为,而大娘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地纵容着。

第五集里,大爷让沈墨试裙子这段戏,真是看得人毛骨悚然、只觉恶心。

第六集那段抽打沈墨的戏,更是让人心疼极了。

这样的原生家庭,让沈墨一直生活在恐惧的深渊中,心理上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自信,这也为人物后续带有悲剧色彩的命运走向做好了铺垫。

因为成长环境的极端消极,沈墨深藏于“小白花”外表下的那股“狠劲儿”,也显得合情合理。

从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再到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影响,《漫长的季节》将深藏于中国家庭的种种情感困境展现得清晰而深刻。它看似是关于一桩命案的故事,但却并非单纯的推理悬疑剧,而是触摸到了生活肌理,极富现实意义,是今年剧集市场中不容错过的一部宝藏。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