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4日,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启动培训在江门市举行。活动分设专家主题报告、教学案例分享点评、校园现场观摩体验等环节,推广信息化融合创新前沿理论、政策导向、区域经验和优秀案例,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创新应用水平,助力广东省基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全省各地市、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电教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共170多人参加现场活动,7.2万人线上参加活动。
在专家主题报告环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谢幼如对2023年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指标进行了解读,分析了近年的优秀作品,并围绕“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课堂”主题,对高质量教育呼唤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课堂的理论、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课堂的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潘希武作《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思考》主题报告,分享深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浙江省数智科技研究会教育分会秘书长陈刚作《基于数字化思维的师生发展性数据跨系统应用》主题报告,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促进数字化转型评价的实践性建议和思考。
谢幼如
潘希武
陈刚
在教学案例分享点评环节,清远市英德市九龙中学老师朱米莎、深圳水田小学老师黄燕玲、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老师宋歌、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老师石元元分别就相关学科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分享交流,专家对分享案例进行了点评。
朱米莎
黄燕玲
宋歌
石元元
2023年,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信息科技变革的背景下,广东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日益关注课堂教学、机制创新和成果辐射推广等领域,重点推进“三个课堂”应用研究、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建设、教育“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等方面的项目。
为适应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要求,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将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方面入手,聚焦课堂教学,以项目研究驱动教育的发展,开展系列的培训指导、教学观摩、总结交流活动,以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学变革。
来源 | 广东省教育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