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森警”赋能林区平安建设

广东政法
+订阅

梅州公安推动警用无人机战法融入森林公安警务实战

梅州山多林地多,可谓“八山一水一分田”,对森林治理工作提出了挑战。近年来,警用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警用装备,在公安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为优化提升梅州的森林治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实践探索的新方向。

近期,根据试点工作经验,市公安局通过战训结合的方式,强化无人机驾驶和实战侦查技术,将警用无人机融入森林公安实战警务,科技赋能提升绿美梅州生态建设。

森林防火“新生代”

正值出游旺季,一架无人机从蕉岭县长潭镇长潭风景区徐徐升起。它灵巧地掠过长潭水库,穿过深山密林,从长潭飞瀑“溯流而上”,在每一个人力不易到达的区域里开展空中巡防。森林防火、林区治安、应急救援,一刻也不松懈。

蕉岭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管辖着总面积40平方公里的长潭风景区,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仅古树群落就有26处。而该地也是游客到蕉岭后的必“打卡”之处,区域内森林防灭火及游客应急救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森林防火期,全员上阵实地巡护,往往也是很难实现全域覆盖的。”梅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局长李伟明介绍,今年,梅州公安森林分局以蕉岭县为试点,将警用无人机融入防火巡防实战应用中。通过无人机搭配的红外热成像镜头,可以快速精准识别林区热源,对林区野外非法用火者进行喊话劝止。同时,无人机具有空中视频巡查、现场视频实时回传等功能,可对地面实时监视、跟踪、拍照,及时关注到林区突发应急救援事件,为林区群众求助、林区自然灾害等救援争取黄金时间。

隐蔽侦查“千里眼”

“这个位置有个后门,堆放了一些杂物,等会侦查人员绕过去看看……”4月24日,梅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会同梅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此前接到的一个位于兴宁市的涉嫌非法出售野生保护动物的线索展开侦查。此次行动,采取无人机空中侦查+地面侦查员实地踩点踏查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行动前,执飞人员在该餐饮企业所在建筑物的附近,找到了无人机最佳的侦查起飞点,利用警用无人机的镜头,俯瞰目标建筑物周围环境,对目标建筑物及可疑人员进行多角度的监视、拍摄。地面侦查人员则根据无人机侦查情况,对饭店进行了突击检查,并由行业主管部门对该餐饮企业涉嫌违规发布涉野生动物广告的行为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据梅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介绍,方案推出后,警用无人机战法将充分运用到森林火灾案件、盗伐滥伐林木案件、非法占用林地(农用地)案件、涉野生动物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中,并结合“猎火”“护飞”“清网”“禁种铲毒”等专项行动,开展日常巡护、隐蔽侦查,为森林公安科学、高效开展“打、防、管、治”各项警务实战工作发挥重要的科技赋能作用。

战训结合“练奇兵”

为进一步强化以练促训,提升实战技能,梅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专门成立了实战运用指导小组,将无人机战法逐步推广至全市公安机关森林警察大队,在案例的互动交流学习中,不断提升广大民警在不同案件、不同地形、不同环境下无人机的应用水平。

日前,通过先期的集中培训和交流学习,梅州公安在首届全省森林公安无人驾驶航空器大比武中,取得“火情快侦”“隐蔽侦查”两项的第二名以及“天眼扫毒”第四名的好成绩,申报的自主创新项目在本次竞赛中排名全省第四、荣获三等奖。

下一步,梅州公安将继续秉承更科学、系统、实用的无人机训练模式,积极探索创建全地域、全天候的侦查指挥警务机制,建立由警用无人机、实地踏查、后台联动相结合的多维巡防管控机制,不断提升森林公安科技信息化和履职能力水平,为梅州高质量发展和融湾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来源:平安梅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