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劳模讲故事!中山举行庆“五一”劳模事迹分享会

南方⁺ 记者

4月28日,2023年中山市庆“五一”劳模事迹分享会暨职工文艺演出举行。

今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广东省总工会分别表彰了一批在各行业中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先进集体。中山共有12个集体和20位个人代表成功入选。活动为获奖的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并邀请部分获奖个人和集体代表现场作事迹分享。

其中,中山市技师学院陈燕、中山市海港城海港大酒楼欧健新、中山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朱桂生、中山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石穗东4人通过竞赛通道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颁奖现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其他获奖名单请点击↓

《中山3人2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表彰》

《中山13人10个集体获省五一劳动奖表彰》

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颁奖现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省工人先锋号颁奖现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临床研究,带来生的希望

“未来,我将继续带领我的团队走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扎根基层,服务一方百姓。”中山市人民医院科教部主任、中山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王伟佳始终扎根医院一线,荣获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他和团队的创新性临床研究,挽救了一个个生命,给那些绝望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王伟佳讲述工作事迹。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2019年,他带领团队开展CART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王伟佳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7岁小女孩。女孩的家庭因为常年的医治费用已经一贫如洗。得知市人民医院开展CART临床研究项目,孩子的母亲带着最后的希望,带孩子到院接受治疗。当时小女孩全身肿瘤细胞占比超过85%。这位坚强的母亲,为了省钱,每天只吃孩子的剩饭。在和王伟佳讨论病例时,她以泪洗面,但在孩子面前一直保持坚强,不断鼓励孩子要坚持治疗。王伟佳被深深感动,联合国外细胞治疗专家和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团队,决定尝试开展研究治疗。该临床研究所有费用由王伟佳所在的课题组承担。

因为孩子肿瘤负荷过重,整个治疗过程异常凶险。所有团队成员几乎24小时坚守岗位,所有病历讨论的结果都以最快速度反应。在经历整整一周的奋战,这个孩子的骨髓和外周血的肿瘤细胞被完全清除至0%。孩子的母亲喜极而泣。至今,项目组已成功治愈多名化疗无效的难治性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此外,项目组还在国际率先开展双靶点CAR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超过10名难治性红斑狼疮患者康复出院。

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米雪梅,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霞湖世家服饰有限公司客服部总监。

米雪梅介绍自身工作经历。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米雪梅在广东务工已有26年。这期间,她当过保安、下过车间、干过采购,从车间统计、车间厂长助理、现场品质主管做到客服部经理、总监。不管在什么岗位,她总是积极学习,热情工作。她说:“没有一个人的工作是顺风顺水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扛得住,挺得过去。”

中山市韵达速递有限公司东区城东分部网点站长周小洪,只有高中学历,却从一名普通的快递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一个网点负责人。他荣获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走上管理岗位后更加刻苦,不断优化管理方式,打造出中山韵达第一个连年派件零投诉、客户满意度百分百的站点。4月27日,2023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周小洪作为中山代表参会。

周小洪谈赴京参会感受。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此次赴京参会,周小洪说:“这是沉甸甸的荣誉,也是沉甸甸的压力,更是我今后工作进步的动力。这个荣誉将不停地鞭策着我以后更加努力工作。”

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获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活动现场,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代表高远靖介绍,支队现有1400多人,下辖16个大队、38个站,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去年全年支队接处警近万次,营救疏散群众近千人,抢救保护财产2.7亿元。

高远靖介绍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情况。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为了更好地迎接每一场战斗,不管是烈日当空还是寒风暴雨,他们始终坚持24小时全天候执勤训练,每天跑步10公里以上。这些年,高远靖跑坏了43双训练鞋、32双战斗靴。他们上得了高空,下得了急流,进得了深井,入得了火海;既要会开消防车,也要会操作橡皮艇;既要能灭火,也要会救援。100多种类型的器材,他们全部要做到懂用、会用。每个人至少持有高空绳索、水域救援、车船驾驶等3个以上技能证书,全副武装架设三节拉梯上四楼不能多于18秒,从警铃响起到穿好战斗服登车出动不能超过45秒。

“全市消防救援指战员随时处于执勤战备的良好状态,随时逆向而行,为护航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加倍努力!”这是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信念。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岛隧工程管理部荣获2023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该部门共计13人,其中有10人长期驻扎在各个工点——4个岛(珠海桂山岛、项目海中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南沙龙穴岛),以便快速解决现场问题,严格督促施工管理。同时,该部门集合了水工、钢结构、桥梁、隧道、地质等各领域专业的高工,大家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不断攻克各项工程难题。

“深中通道岛隧工程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大、建设工点分散,其建设管理难度远远大于普通高速公路。在巨大的挑战面前,谁都没有退路,也不能有任何退缩。”岛隧工程管理部部长张长亮说:“作为深中岛隧工程的主管部门,我深知我们部门身上所背负的压力和期望有多重。”

张长亮介绍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岛隧工程管理部日常工作。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这个仅有13人的小团队通过敢想敢拼的闯劲,推动完成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大工程”:仅用11个月完成世界最大规模沉管智慧预制工厂改造;研发、打造了世界首条钢壳智能制造生产线;研发了世界首艘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及相关专用船机设备,系统性革新世界沉管浮运安装工艺。当前东、西人工岛建设稳步推进,海底隧道只剩最终管节有待安装。项目2024年有望如期建成通车。

参与今天报告会的代表,有来自各镇街、工会的党员干部;有争当一流的制造业、服务业标兵能手;有自立自强的科研人员;有穿梭大街小巷的创造者、守护者;有攻坚克难投身大湾区建设的突击队、先锋集体……大家的工作环境不同、岗位性质各异,但学楷模、争先进,始终是他们一致的行动和追求。

现场歌舞表演。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劳模事迹分享会结束后,现场还举行了精彩纷呈的职工文艺演出,包含了歌舞、旗袍秀、小品、情景剧以及快板等多种形式。

【南方+记者】廖冰莹

【摄影】叶志文

编辑 王浩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