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三届直播电商节(中国·广州)正式开幕,但在原本的主场地,超头主播们反而集体“隐身”,缺席直播间活动。
南方+记者 王俊涛 张令摄
还有谁记得三年前首届广州直播电商节上,“薇娅来了”的消息铺天盖地?
两个场景如“白+黑”般形成强烈反差。
“超头”们集体消失在直播间
薇娅从直播间的消失让人猝不及防,2021年12月20日浙江省税务局公布薇娅偷逃税案件,一夜间薇娅各个平台的直播间全部关闭,自此几乎没再出现在台前。
不仅是薇娅,三年过去,消失在直播间的还有这些超头们。
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1月13日起,李佳琦每天在直播间从5个小时缩减至3个小时,其他时间均交给了助播。过去李佳琦一向以敬业著称,一年365天,直播389场。但是在今年“3·8大促”期间,从不轻易停播的李佳琦休息了10天。
罗永浩更干脆,去年直接官宣“退网”。
作为直播界的“后浪”,因大谈“诗和远方”的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出圈不过一年光景,也急忙忙下线,今年开始减少直播时长和出镜频率。还有人发现,东方甄选自营的牛排品牌新包装上,悄悄删掉了董宇辉的个人漫画像。
4月25日晚,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直播间“可考虑董宇辉接班”的一席话,算是彻底打消大众继续在直播间听董氏语录的念想。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超头们“隐身”,但江湖总有关于他们的传说。
关于薇娅去处的最新消息是,4月21日举办的2023第三季商务部老字号嘉年华 “船说·大运河老字号”暨武林国潮消费季系列活动上,作为浙江百年老字号研究院、国潮学院“首席导师”的薇娅受邀做主题演讲。
薇娅再就业成为企业导师、主播培训师。“这个去处很好”,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看来,头部主播们可以借助自身经验丰富优势为企业及行业赋能。而企业为避免过度依赖一个超头主播的风险,培养新主播、打造新超头有利于自身及行业健康发展。
近日,东方甄选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则“百万主播”招募。自从董宇辉走红后,东方甄选就开始不断完善培养体系,计划培训并推出多批新主播。如今,核心主播团队人员已经有顿顿、yoyo、明明、七七等20余位主播。
李佳琦所属的MCN机构美腕,也正在筹备一档综艺节目《所有女生的主播》,节目目的非常明确,美腕副总经理徐戌雄表示,要尝试借助头部主播影响力,打造更多腰部主播IP。
美腕首次高调招募主播,被外界解读为弱化李佳琦的信号。
不仅MCN机构在“去头部主播化”,类似动作也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上进行,主播行业“去头部化”已经成业界共识。
超头主播在逐渐退出直播间转为幕后。“这一方面,有利于规避风险。因为一家公司过于依赖一个超头主播,风险很大。”莫岱青分析说。
正所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薇娅和雪梨因漏税被封杀、辛巴陷售假风波……头部主播因各种问题缺席后,空缺的电商流量无法被充分利用。在淘宝、抖音与快手三分电商直播市场的情况下,这对于平台来说是将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薇娅被封杀后,淘宝也迎来了2019年来季度GMV的首次下滑。
品牌自播与MCN主播二分天下
曾经与薇娅团队多次合作的佳宝集团新零售负责人刘朝良强调说,“我们需要,但肯定不会过度依赖超头主播,直播带货的高流量红利期已过,进入一个平稳发展阶段,大家对超头主播不再如两三年前那么狂热。”
边说,刘朝良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展现公司团队在抖音平台上打造的爆品“酱芒果”,一条视频播放量累计达5000多万次。
不依靠超头,品牌纷纷做起自播。
“去年,这一现象十分明显,品牌自播大量出现。”莫岱青说。
随着直播红利的过去,越来越多品牌方不愿再以“肉疼”的低价换取与超头主播的合作,我们很难再听到头部主播喊出“全网最低”了。
超级主播缺席后,原本属于他们的部分流量就分配到了中腰部主播身上,但更多流量红利流向了品牌。据了解,除了扶持腰部主播外,2022年“双11”前夕,各平台相继推出了对品牌自播的扶持举措。去年“双11”,淘系销售破亿的美妆品牌官方旗舰店直播间多达17个。在刘朝良看来,目前品牌只是将头部主播作为一个品牌曝光的渠道,而并非主力销售渠道。现在品牌也在着手自营直播间,不打低价吸引,主要是靠产品的讲解以及和消费者互动。这样操作之后,获得了一定的毛利空间。
头部主播不会离场。不过未来方向,一定是MCN主播和品牌自播的共存状态。“头部主播的高峰已过,但是作为一种正常的营销模式会长期存在。”刘朝良观察后认为。头部主播在流量方面还是有其特定优势的,可以帮助品牌实现快速曝光。理想的状态是:包含头部主播的达人播和自播的比例各占一半。他补充到。
从超头主播到超头公司
第三届直播电商节(中国·广州)上,辛选作为受邀机构在广州海心沙主会场开播,这次担任主播的并不是头部主播辛巴,而是其公司旗下的另一位主播“十三”。
南方+记者 王俊涛 张令摄
而在日前由美腕公司主办的“直播新经济·消费新浪潮——直播经济助力新消费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公司“头牌”李佳琦没有露面,而是由公司高管作为代表参与。
不难看出,如今这些在直播间“叱咤风云”的头部主播们,越来越少地以个人身份出现在直播间以外,取而代之的是诸如辛选、美腕或者谦寻这样的直播企业,站在了直播行业的聚光灯下。
在三年前的超头主播风头正劲之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成热搜,而在行业快速发展之下,主播作为个人团队的存在,无论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又或是因为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不但出现了各种问题,甚至还出现了违规违法的现象。
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因点名疯狂小杨哥、李佳琦、刘畊宏、罗永浩、辛巴这5位主播虚假宣传舆情突出,登上热搜第一。舆情报告再次提醒从业者,野蛮生长期该结束了。
如何让行业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可以看到的是,如今辛选、美腕、谦寻或者东方甄选这样有头部主播在背后的直播企业纷纷走向台前,行业也从头部主播的竞争,开始进入了头部直播企业间的良性竞争。
从个人团队到企业的转变,除了运营更加规范更加有序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主体平台之下,头部主播不再是“全部”,而通过头部主播的导流和公司化的运营,更多腰部主播开始“开枝散叶”,毕竟头部主播一个人的直播时长和精力始终有限,当有更多的腰部主播开始为公司贡献成交额后,直播企业无疑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李劼 黄晓韵 叶丹
【摄影】王俊涛 张令
【统筹】姚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