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庙变身“灵台寺”、晏镜岭沙滩变身“易奴场”,这些茂名元素你get了吗|在+看剧①

南方⁺ 记者

本文收录于专辑#在+看剧#

4月27日晚,电视剧《谯国夫人》正式开播,1、2集终于与观众见面。

01:30

(《谯国夫人》片头曲,时长共1分30秒)

《谯国夫人》片头曲

娘娘庙变身“灵台寺”、晏镜岭沙滩变身“易奴场”……许多茂名观众熟悉的场景变身剧中景观,令人直呼过瘾。有网友发出感慨:“不是绿幕,而是实景拍的!”

剧中的灵台寺。

剧中的灵台寺。

作为全剧的开场,1、2集引出冼夫人、冯宝等核心人物的剧情线,为全剧作了时代、人物背景的交代,营造了这部古装传奇剧的剧情张力。

需要说明的是,该剧类型是传奇剧而非历史正剧,在前两集中,我们领略了在渡船亲自上阵对敌的冼夫人,灵台寺前腾空而起的陈霸先,武打场面酣畅淋漓。   

但请茂名观众放心,故事虽然突出了人物的传奇色彩,但人物内核的“好心精神”贯穿全剧,在前两集中已有多次体现。

 1、2集看点回顾 

全剧以战场厮杀开场,正如其交代的背景那样,南北朝时期的岭南百越,少数民族混杂而居,律令不彰、纷争不止、民不聊生。

晏镜岭。

正是在这样一个乱世中,一代奇女子冼英(剧中冼夫人的名字)应时而生,以她的智慧、胆识、爱心,历经了梁、陈、隋三朝君王,留下了许多传奇。

冼夫人在剧中的第一句话“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出自秦朝李斯所著《谏逐客书》。文章紧随其后还有一句,“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一个出身百越俚族,在乱世中成长的女子接受的是中原文化的熏陶,与所处世道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为全剧冼夫人的好心精神作了铺垫。

从前两集的剧情来看,青年冼英和冯宝分为两条故事线。

冼英在俚人地区推行中原文化、兴办学堂,获得了“岭南第一才女”的美誉。海南暴发瘟疫后,冼英率领俚寨一队人马渡过海峡,带着潘茂名老道长传下的药方拯救灾民。在海南,冼英还遇到陈霸先,与之“结金兰”。

冯宝则跟随在父亲冯融身边,学识怎么当好一名刺史。剧中并未交代的是,冯宝的曾祖父冯业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宗室,昭成帝冯弘的儿子。北燕灭国后,冯业投靠刘宋,授罗州刺史。从冯业浮海归宋起,到冯宝的祖父、父亲三代均为朝廷命官。

两条故事线,一方是研习汉文化的俚人,一方是有着落魄皇族背景的汉人。两条故事线如何关联,正是剧情走向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接下来的剧情,必定处处是传奇。

 背景“加油站” 

剧情紧凑,一些背景需要在剧外了解。本期“在+看剧”为你梳理两个知识点。

曾经孤悬海外的海南岛

剧中,冼英听闻海南暴发瘟疫,随即率众渡海,带去药方,拯救黎民百姓。等西江府派出官吏抵达海南时,疫情已基本平稳。甚至海南的官员还不曾听闻归西江府管辖的政令。可见,当时的海南,正是孤悬海外的处境。

历史上,汉武帝在位时平定南越,在今海南岛置儋耳、珠崖郡,但此后不断出现叛乱,海南与中央政权渐行渐远。到了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宣布撤销珠崖郡。如此,从西汉、东汉到三国、两晋及南北朝的宋、齐,海南实际上离开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累计580余年。

隋书记载,冼夫人在尚未婚嫁之前就对俚族进行了一场内部革新,她平息内部争斗,推行中原教化,其影响曾远至琼州海峡对岸,“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善治瘟疫的潘茂名道长

在第1集,冼英率众在海南处置瘟疫时,“潘茂名道长”屡被提及。

潘茂名,是西晋时期岭南地区一名道医。他一生悬壶济世,行医为民,消除瘟疫,恩泽黎庶。隋文帝用其名命名茂名县,唐太宗用其姓把当时的南宕州命名为潘州。至新中国初,又以其名设立茂名市,使这座城市1400多年名字不变。能让名字和姓氏如此流芳百世的,古往今来,惟其一人。

从潘茂名的“济世有奇诀,救人须用心”,到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好心文化一脉相承。剧中致敬潘茂名,本身就是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直到今天,“好心精神”成为茂名这座城市的“根”和“魂”。

 专家学者陪你看剧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姚国军:

电视剧开篇开得好。冼挺劫掠并贩卖奴隶,冼英力排众议释放奴隶,此举赢得民心,受到周边部落和海南人民的拥戴。这个情节设计符合历史情境,表现冼姑娘体恤人民、以民为本的“好心精神”。

 今日预告 

4月28日晚21:30,《谯国夫人》第3、4集将如约在CCTV8、优酷网与你见面。我们先通过第3集的预告片一睹为快吧。

00:30

(《谯国夫人》第3集预告片,时长共30秒)

《谯国夫人》第3集预告片

【策划】刘俊 刘栋铭

【统筹】杨金凤

【主笔/设计】刘栋铭

0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