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扶阳学派常用的扶阳药中,附子这一味药被称为“扶阳第一要药”,服之易身热、流鼻血、口腔肿痛、心悸失眠。那么,怎么来看待这个观点?
中医常用的扶阳类药物有桂枝、姜(包括生姜、干姜、炮姜等)、吴茱萸、小茴香等,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药,就是制附子(经炮制后的附子)。
正如大家所知,制附子如同药中的将军,药性热,关于这味药,明代医家虞抟谈到“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失散之元阳;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附子虽如此重要,但毕竟有一定毒性,其含有乌头碱等化学成分,若摄入过量,可引起毒性反应,毒性主要是对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损害,中毒一般在服药30分钟出现,主要表现为口唇、舌、面及肢体发麻,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重者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心律不齐、肢冷脉弱、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不过乌头碱可以通过持续高温而降解,降解后不再对身体产生毒性。在临床上要驾驭制附子这匹“烈马”,是有一定讲究的。
首先这味药针对的是阳虚证,患者会有畏寒(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的阳虚患者都畏寒,有的患者不怕冷而怕热,经过辨证仍属阳虚证)、大便不实、咽喉痰多、易反复感冒等症状,也就是说医生的辨证要精准,如果患者不属于阳虚证,当然不能使用。反之,只要辨识为阳虚体质,就要尽早使用这味药,将患者拉回到正常状态。
其次在用这个药的时候要注意煎煮的方法,一般要求将这个药煲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从水开算起),中间水不够只能放滚开水,不能放冷水,第2次复煎也是用开水煎。另外使用这个药要讲究配伍,我们通常会配上炙甘草和姜,这样就可以减轻这个药的热毒性。
还有就是附子的供货途径一定要可靠,若附子炮制失当或者加了太多的胆巴,都会降低药效同时大幅度增加用药的风险。
最后如发生中毒反应,勿需紧张,可以用蜂蜜120g(必要时用到500g)内服,或者生甘草60g,防风、黑豆各30g,加水150ml,蜂蜜150ml煎煮,并用药液分次冲服绿豆粉30g,一般轻中度的毒性反应,用上述方法即可解除。重度的毒性反应则需要立即送医院救治。
实际上在注意以上这些因素后,这个药使用起来是很安全的。
通常会有什么因素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首先毫无疑问是患者病情的深浅。其次就是患者有没有在作息方面能够比较好的配合,我们要求服药期间晚上10:30要上床,11:00前要入睡,第二天早起,平时做一些有氧运动,保持气血的流畅,这样才可保证基本的疗效。
饮食方面,因为使用的扶阳药大多药性比较热,如果患者吃一些煎炸辛竦的食物,就像一个热油锅丢下一个火星很容易炸掉一样,会很容易发生严重的上火症状,耽误治疗的进程,所以饮食要清淡。另外生冷或者寒性的食物不能吃,比如绿豆、海带、豆腐、苦瓜、西瓜、芥菜、红萝卜、马蹄、鸭肉、鸭蛋、螃蟹等,服药期间应该避开这些食物。
最后就是当发生上火症状时,不可随意喝凉茶,应该及时到中医科看诊,采取扶阳的方法伏藏虚火。
不知上面所谈到的知识是否对大家养生保健有帮助,如想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体质,欢迎前来中医科就诊咨询。
【专家介绍】
潘佳蕾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佛山首届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师承刘力红、李赛美教授,擅长中医经方及扶阳法治疗。
擅长:中医疑难病的诊治
1.疑难杂病(如肿瘤前期及肿瘤术后、宫寒不孕、习惯性流产、试管前调理、更年期综合症、顽固的咳喘畏寒、失眠心悸、肝胃疾患、风湿痹痛等)。
2.妇产、内儿及皮肤科疾病。
3.亚健康、焦虑抑郁症、上火类疾病
来源:中医科 潘佳蕾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