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绿码 ——山水清远谱新篇丨浩荡春风起 清远再扬帆④

南方日报·清远观察

编者按:一树梨花一袭雪,杜鹃花开满山红,黄花风铃惹人醉,紫色禾雀挂枝头……春日的清远百花次第争先出,恰似新春以来这座城市地图上争先发展的崭新图景。

瞄准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落地系列硬招实招,清远各县(市、区)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上看高低、见担当、显精神,深入实施“六大行动”打开绿美清远的幸福“绿”码。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奋斗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红火县域、擘画蓝图、金巢引凤、幸福绿码,高质量发展击鼓催征,清远开局步履不停。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千家,全市178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清远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获省财政2.4亿元资金支持,全力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北江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速……

新开局、新跨越,清远更出彩! 


暮春时节,清远大地一派生机勃勃,处处绿意盎然,阵阵莺啼鸟啭。山川秀美处,林海苍茫。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从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到落实示范点建设;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到推动重点区域生态建设;从全面落实林长制到创新造林绿化机制,清远以“绿美”为主题主线,做好“绿色文章”,释放“生态红利”,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幸福“绿”码。

狠抓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是清远肩负的重要任务,也是清远落实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之一。

清远坚持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中共清远市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清远生态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意见》)、签发《2023年林长1号令》等文件,高位推动绿美清远生态建设。

到2017年,全市完成林分优化提升92.05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50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县城3个以上,森林城镇9个以上,森林乡村30个以上,绿美古树乡村10个以上,绿美红色乡村10个以上,古树公园2个以上。森林结构明显改善,森林质量持续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城乡绿美环境显著优化。

围绕上述目标,清远将深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等“六大行动”,持续提升“五边”绿化美化水平,统筹点、线、面全域推进绿化美化提质增效,协同构建“林和城相依、林和人相融”的高品质城乡绿美生态环境,坚定不移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春光无限好,携手添新绿。4月14日上午,在英德市西牛镇小湾村营下营栋、八份山,数百人手持铁锹、干劲十足,将一棵棵竹苗、树苗植入土里,仅用半天时间,就让420多亩荒山全面种上了麻竹苗,披上了新装。

今年2月以来,清远各地动员全民动员群众自愿参与植树,形成了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目前,清远正以今年6月底全面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的要求倒排工期,统筹各县(市、区)组织开展春季造林绿化工作。银盏林场市级绿美清远生态建设示范点也在有序推进中。

义务植树久久为功,扩绿提质同步推进,清远不断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基础。

绿美清远,绿是立足之本,美是发展目标。清远坚持把绿美生态建设与富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论。

2月28日,广东清远市人民政府与中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清远北江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拟合作范围约300平方公里,总投资约800亿元,拟投资打造一批文旅综合体、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乡村振兴标杆、大健康产业、特色地产等项目。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清远要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曾亮超 摄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清远要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曾亮超 摄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清远要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大市场,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发挥绿美清远生态建设综合效益。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油茶、麻竹笋、经济林果等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下经济产业基地,提升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打造林业产业集群,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

近日,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欣胜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评2022年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同时还有3个基地获评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清远已有12个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和19个省级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开发一批“森林+生态”新业态旅游产品;活化利用丰富的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建设高品质的自然教育基地、自然博物馆等,打造本土自然教育特色品牌等。

清远将全力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如图)建设,不断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帮助山区百姓找到幸福“靠山”。曾亮超 摄

清远将全力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如图)建设,不断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帮助山区百姓找到幸福“靠山”。曾亮超 摄

接下来,清远将全力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广东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等一批重点生态区域建设,不断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帮助山区百姓找到幸福“靠山”。

绿色,是清远应有的底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永恒底色。突出绿美清远引领,就必须要完善生态监管体系,建和管都要“两手抓”,持之以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力度。

佛冈水头镇是林业大镇。去年,佛冈县以水头镇为试点,分类建档立册、建档立卡,并职责、专职巡、提待遇、用科技、强机制,积极开展“三网三员三资整合”护林新模式,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水头镇的违规用火行为降低了66.7%;滥砍滥伐行为降低了50%。

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均已设立各级林长及划定了全域覆盖的林长责任区域,初步形成“统筹在省、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镇、管理在村”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在全省首创以行政村林长、基层执法员(乡镇综合执法员+警员)、监管员和护林员为主的“一长三员”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机制。

今年,清远全面落实林长制,充分发挥市县镇村四级林长体系作用,加强基层林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增强全市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能力,实现高质量“林长治”。

同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进一步整合集体林业资源,引导当地林业种植大户及社会资本参与储备林建设。创新造林绿化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美清远生态建设。持续推进以奖代补、先造后补、以工代赈,完善造林项目管护机制等。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清远推动形成全社会人人爱绿、积极植绿、自觉护绿的生动局面,当好绿水青山守护人、金山银山开拓者,继续逐绿前行,为粤北生态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共同谱写新时代绿美新篇章。

【策划】达海军

【统筹】刘秋宜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陈国飞 邓文燕 苏晨 黄剑琴 江绮雯

编辑 叶镇祖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