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拍照发个朋友圈,违法吗?很多人都不知道!

南海检察
+订阅

最近很多电影正在热映

相信不少朋友看电影

都会忍不住打开手机摄像头

“咔嚓”一下发个朋友圈

以此证明自己看了某部电影

其实这个看似随意的动作

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屏摄

电影屏摄

是指一种包括

录像、录音、拍屏在内的

影院盗摄行为

也许你会问

我只是在电影院拍摄电影彩蛋是不是盗摄?

我想在观看电影时拍摄照片并且发朋友圈是不是盗摄?

我只是拍摄电影内容,但是并不传播,是不是算盗摄?

……

以上问题的答案

小南给出肯定的答案:

“是!”

从龙标之后到

电影放映结束影院亮灯

都属于“放映”

不应屏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同时,在第五十四条中也规定:“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行为将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般情况下,影院为了维护片方利益及观影秩序,往往会在“观影须知”中明确观众不得有拍摄、录音、录像等行为,如果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存在拍照行为,则构成违约,影院工作人员有权制止观众的拍照行为,若对影院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网络图片

同时

影片著作权及其相关的权利

还受到《民法典》《著作权法》

《刑法》等法律的保护

在电影院拍照发布到社交媒体商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中包括(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因此,若拍照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属于违法行为。

那朋友圈算是社交媒体吗?

目前,微信好友的上限是5000人,私人的朋友圈最多可由5000个人看到。但是,只要是有限的范围内传播,就不能算得上是公众。目前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并不认为朋友圈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交媒体,而只能算是一种社交联络通讯工具。

如果你盗录传播或者用于商业用途,导致资源泄露,影响他人合法权益的话,那就是违法行为,后果相当严重了。

除此之外不文明观影行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值得重视

座位被他人占了,怎么处理?

观众购票入场观看电影,这意味着观众与电影院经营商建立服务合同法律关系。电影票上记载的座位号及“对号入座”提示,是合同约定的一部分,既约束观众,同时也约束电影院经营商。当观众非因本人意志原因导致无法按其所购电影票记载的座位号入座时,那么电影院经营商对该观众构成违约,观众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

如座位被他人占据,可以联系影院工作人员,由影院工作人员出面要求他人离开该座位。

影院是否可以谢绝外带饮食?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如影院以拒绝携带自带产品为由,阻止当事人进场观影,则违反了相关法律构成了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违法事实。

文明观影小贴士

到电影院观影时对号入座

尽量提前进场,不要随意走动

以免影响后排观影人的视线

在观影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

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不拍照不开闪光灯

离场时不忘把垃圾随手带走

让我们做一个好观众

对盗摄say no !

来源:南海公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