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提升青少年安全素质,4月25日,广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增城区永宁街在永新中学共同开展安全应急移动宣教车公益体验活动。
为了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永宁街首先在永新中学多功能教室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公益行活动。
活动中,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凌春雷现场讲解了灭火器、消防栓、灭火毯、防烟面罩等消防设备的种类与使用以及火场逃生的应急技能,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全国“防灾减灾日”、暴雨预警与遭遇自然灾害时的应急处置指引及自救、互救方法等防灾减灾安全知识。
随后,永宁街应急办宣讲员杜海林围绕大家常见的“摩电车辆”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教育课。
宣讲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剖析引发摩托车电动车交通事故原因,并从未成年人驾驶摩电车辆的危害隐患、如何避免发生交通事故、遇到交通事故的应对方法等方面进行宣讲;同时,通过派发宣传手册、有奖问答等形式,宣传科普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参与活动的同学们都认真聆听,用心记录课堂要点,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努力学习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学生余可欣说:“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校园消防安全以及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我们以后可以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宣讲员给我们讲了各种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会提醒我身边的人和亲朋好友,让他们一起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学生朱智珂表示。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热情高涨,室外操场上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活动现场设有校园移动宣教车、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应急逃生气模、安全知识展板等多个区域,通过车内互动设备与车外体验场地相结合,全面综合了校园安全知识科普、急救措施训练和灾情演习体验于一体。
其中,在宣讲员亲身示范与手把手教授下,很多学生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技能。七年级学生姚晟楠说:“我觉得在危急时刻的时候,万一有人受伤失去意识,我们有更多的人掌握了这个技能,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宣教车内设计了宿舍安全、食品安全、实验室安全、校园意外伤害等多个主题,将众多安全常识和应急防灾自救技能贯穿于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之中。
同学们可以通过AR实时影像交互、物体识别交互、三维虚拟漫游、4D影院等项目,身临其境体验事故发生场景,学习在事故灾害中如何冷静面对、顺利逃生。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车内的‘宿舍安全排查’,让我们懂得在宿舍生活中如何排查安全隐患,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排除隐患的方法运用到我们的家中、教室等地方,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学生冯沛杭说。
永新中学副校长谭远军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都特别注重学生安全教育,但大部分形式都偏于理论。这次移动宣教车进校园,让学生能够通过‘沉浸式’体验,真正学习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希望相关部门多到学校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跟学校一起携手共建安全校园,同肩并行。”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丽、何广房、张凌东 文/摄
编辑:张远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