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这件最火的事,小心最常见的它!

广东卫生在线
+订阅

(笑容没有什么不妥?)

夏天到了

很多小伙伴露营的算盘

响得广卫君都能听到了

但是

夏季出门游玩

小心蜜蜂“出没”!

近日,宁波一医院接连收治

8位被蜜蜂蜇伤的病人

医生提醒,被蜜蜂蜇伤后

要立即消毒处理

否则严重的可能会因为蜂毒

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哈?蜜蜂蜇伤也这么毒?)

到底怎么回事

跟广卫君一起来看看

蜇人的蜜蜂“不太一样”

近日,小朱(化名)在家门口的草坪来个“轻露营”,刚把水果摆好,就被蜜蜂蜇了。随后,被蜇的手指、手肘立即像被蚊子咬了一样肿了起来。

小朱赶紧到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急诊科就诊,并且把蜜蜂也一起带到了医院。

接诊的急诊科医生胡晨姣发现,该蜜蜂和以往见过的普通蜜蜂不太一样:它的头部和躯干是纯黑的,翅膀在光线下呈现五彩斑斓的黑,显得油光发亮,个头也大上许多,堪称蜜蜂的“加强版”。

“这种蜜蜂蜇伤的情况,往年我没有遇到过,而今年光这两周已经接诊了8个病人。”此前,胡晨姣用识图软件查询患者带来的蜜蜂,得知这是蜂群中的雄峰。万幸的是,这种蜜蜂本身没有刺,毒性小。

“如果被蜜蜂蜇伤,拔出毒针后要立刻用碱性的肥皂清洗;如果是马蜂,要用醋等酸性的液体清洗。”胡晨姣提醒,“有些人群对蜜蜂、马蜂的毒性反应比较大,蜇伤后严重的会引起全身水肿,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防止过敏引起的窒息、休克。”

为何蜂毒严重会致命?

为什么被小小的蜜蜂蛰一下,就会引起休克?胡晨姣解释说,这一切都是因为“蜂毒”在作怪。

蜂毒的主要成分是组胺、神经毒、蚁酸。蜂尾部毒刺刺进皮肤后,可将毒素注入人体,从而引起化学性中毒,皮肤局部出现显著的烧灼感或痛痒感,周围潮红肿胀,中央常有一个刺蜇所致的淤点,较重者形成水疱。有的人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溶血、肝肾损害、过敏性休克甚至引发死亡。

胡晨姣提醒,被蜜蜂蜇伤后,一旦出现皮肤瘙痒、胸闷心慌、头晕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治。

被蜜蜂蜇伤后,如何处理?

▍一、绷扎

立即绷扎被刺肢体的近心端,每隔15分钟放松1分钟,绷扎总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二、拔出毒刺

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若扎入皮肤的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应加重,可以用尖细的针头或刀尖挑出毒刺和毒腺囊。

▍三、中和毒液

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选用肥皂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选用硼酸粉或食醋洗敷患处,以减轻局部症状。

▍四、局部疼痛、红肿处理

局部红肿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消散炎症,红肿严重伴水疱渗液,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疼痛严重时酌情使用止痛剂。四肢被蜇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五、保持呼吸通畅

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保持呼吸畅通。

如何预防蜂蜇伤?

▶ 在户外运动时避免穿着色泽鲜艳、彩色和黑色的衣服,建议穿白色、绿色、卡其色服装,穿长袖长裤。

▶ 发现蜂时不要奔跑、鞭打或扑打,保持静止,最好等蜂飞走以后再离开。

避免使用含香味的防晒霜、香水等。保管好食物和饮料,避免含糖和甜味饮料外露。

▶ 如遇蜂群,保持冷静,慢慢移动,避免拍打或快速移动。如无法逃离,就地趴下并用手抱住头部加以保护。非专业人员不要触动马蜂巢。


编辑 | 张芷莹 责编 | 张秀丽

综合来源 | 人民网科普 宁波晚报 健康浙江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