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水口镇立足梅州市十大中心镇、兴宁城市副中心目标定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规划,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高标准规划编制《兴宁市水口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2022-2035)》,着力构建“一带五区”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中心镇提质扩容“四个一”工程建设,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酝酿绘蓝图,群贤群献策
规划构思初期,水口镇主要负责同志率相关部门到水口圩镇、重要节点、生产企业、红色文化遗址、景区景点等地调研,深入到39个村(社区),听取群众意见,并结合水口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完成了系列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同时,发动各村(社区)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2022年8月,水口镇党委书记许杰浩率队前往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开展乡贤联络活动,向在外乡贤征求系列发展规划意见,倾听民意。总体规划得到在外乡贤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同时乡贤们对规划的实施也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聚力谋发展,齐心定未来
水口镇投入近60万元,经过反复修改论证,高标准编制了《兴宁市水口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2022-2035)》,形成了“三江交汇·赤心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及古镇宜居区、红色传承区、工业发展区、特色产业区、生态旅游区为功能布局的“一带五区”发展规划。同时,结合中心镇实际,制定了“一堤、一桥、一路、一社区”圩镇“四个一”提质扩容项目规划。
2023年4月6日、4月7日,中共水口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及水口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别召开,全体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听取并审议了《兴宁市水口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2022-2035)》内容与草案,最后在水口镇人大会议上以人大代表票决的形式,一致通过了总体规划和工程项目规划。
■链接
“一带五区”发展规划
一带,指“三江交汇·赤心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带沿宁江河、梅江河、宋声河水系,串联沿线洋新、小丰、圩镇及周边村居、光夏、前锋、璜江、宋声、新坪、坪畲等13个村庄,以环境整治提升与特色产业培育为主要目标,涵盖美丽圩镇建设与公共服务提升项目、水洋村千亩琴怀柚示范基地、河口村现代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基地、璜江村千亩油茶基地、洋新村千亩现代丝苗米产业园、狮子岩风景区等产业培育项目,连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目前,“三江交汇·赤心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已成功申报专项债并通过省发改委备案,成为兴宁市2022年第一批县级乡镇振兴示范带项目。
五区,指水口镇39个村(社区)分为古镇宜居区、红色传承区、工业发展区、特色产业区、生态旅游区,分别按各自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错位发展。
“一堤一桥一路一社区”提质扩容项目
“一堤”指水口镇政府北面的梅江河段至水口大桥的堤路结合工程项目,计划建设7米宽路面+2米沿河人行步道。目前,在兴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并取得省水利厅大力支持,水口镇已基本完成堤路建设用地范围内房屋及地上附着物征收,目前项目路基工作正在建设中,计划今年建成通车。
“一桥”指建设水口三桥,计划在水口大桥向东方向,新建一座大桥,连接水畲公路(小丰村段)和G355国道(益华村段)。“一路”指对现横穿水口圩镇的G355国道向南方向进行改线,缓解圩镇交通压力。“一社区”指建设以圩镇为核心、产业集聚的产业社区。
【南方+记者】张柳青
【通讯员】文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