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指导城市交通发展的总纲领文件,是城市交通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明确未来交通发展目标、战略和发展方向。
4月26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对外公布《珠海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草案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开向公众征询意见,公示时间从即日起至30天内。
《公示》明确,珠海构建协同港澳、联通全国、直达国际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具体而言,12小时通达全球,3小时联通全国主要城市;珠澳极3小时省内全覆盖,市域高峰1小时全覆盖;机动化公交分担率≥60%,绿色交通出行占比≥75%。此外,分为双港驱动、澳珠协同、陆海统筹、模式多元、生态宜行五大发展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公示》提及近期行动计划,包括开通珠海机场国际口岸,启动深南高铁深珠段建设,启动南珠中城际、深珠惠城际建设,启动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建设珠肇高铁珠海段、广珠澳高铁珠海段等举措。
构建大交通系统 海陆空铁齐发力
《公示》显示,珠海规划构建“双港、四轨、四桥、八横十一纵”大交通系统。“双港”指以机场和港口作为驱动引擎,构建直通国际的区域交通门户。“四轨”指以规划四条高速铁路为龙头,结合城际轨道、普通铁路和城市轨道的多层次的铁路网络一体化衔接,支撑澳珠极联通全国、湾区互通。“四桥”指依托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伶仃洋通道、黄茅海通道等四座大桥强化与湾区核心城市的直连直通。“八横十一纵”是依托市域完善的高快速路网,支撑组团的高效联动和城市空间格局拓展。
●空路
打造开通国际航线的复合型区域枢纽机场。
包括推进航站楼、跑道等设施扩容和新建,支撑2035年4300万人次、 21万吨客货运吞吐量需求,争取开通国际口岸和航线,加快推进莲洲通用机场建设等。
●铁路
打造珠江西岸轨道交通中心。
加快推动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建设,强化北向联系;积极推动深珠高铁建设,完善沿海、京港澳等通道,向东衔接深圳、厦门、上海等城市;规划预留珠海至阳江高铁,打通向西辐射粤西、北部湾地区的沿海高铁大通道;重点建设珠海中心(鹤洲)站,打造珠西铁路主枢纽,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推动“两横两纵”城际铁路网规划建设,依托广珠城际、珠斗城际、深珠城际、广佛江珠城际、南珠(中)城际等六条城际线路,强化与高铁骨干通道一体化衔接,加强与大湾区核心城市间的轨道直连直通。
●陆路
构建“八横、十一纵”干线路网,完善与基本城市组团高度匹配的高快速路网系统,实现中心城区30分钟通勤、东西双城30分钟互达、市域60分钟全覆盖的时空目标。
构建东西双城快速环线,形成“环+放射”的骨干路网格局。
●海路
以香洲港、九洲港、唐家港和横琴码头四处路侧码头为锚点,积极引入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完善衔接转换的高快速通道、片区微循环路网,优化至海岛的航线,提升核心城市组团与海洋海岛的衔接效率,积极落实陆岛交通发展战略。
打通“川贵广—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与瓜达尔港战略合作, 成为连接南亚、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依托万山区位和资源条件,谋划粤港澳共同开发的万山超级枢纽港。
打通三条战略通道 加快推进新城际动工
《公示》提及,近期聚焦以三条战略通道为引领,构建形成“双港、三轨、三桥、五横九纵” 的综合交通系统。
具体分为:
破解交通末端格局:加快推动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深珠高铁建设;加快推动广珠城际、珠机城轨及北延线、南珠中城际建设。
区域性交通枢纽:完善三级枢纽体系,建设6大交通枢纽,锚固空间格局。
组团高效连动:加快推进“五横九纵”骨架路网,提高组团联通效率;构建城际轨道环线,并研究公交化运营可能性,实现高效连通东西城区。
强化品质交通:加密核心城区次支路网,优化路网等级结构;提升慢行、停车等交通品质,引导绿色智慧出行。
【南方+记者】吴冠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