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
“人民网评五一民宿毁约吃相难看”
“五一民宿现涨价毁约潮”
“提前三个月订五一酒店遭毁约”等词条
同时冲上微博热搜
全网阅读量近5亿
五一“酒店刺客”出没?
今年“五一”
人员未动,房价先涨?
一些热门旅游地酒店价格
甚至上调了5倍
网友直呼被“酒店刺客”劝退
酒店满房的话不如出去搭帐篷?
不好意思了
在外面搭个帐篷也要159元
更过分的是
有些酒店恶意“退单”再重新涨价
给出的退单理由多种多样
“五一节已经满房”
“房间需要装修”
“民宿4月份要转让出去”
还有的商家也“坦诚”得猖狂
直接告诉你下单的时候
房间还没有调价
所以得退单重新定价!
对消费者而言
民宿、酒店等毁约、涨价
住宿被临时取消
增加的不仅是当晚的住宿费用
还有交通、调整行程的时间精力
等隐形成本
西湖遭遇“划船刺客”?
“就感受一下”
“没有坐一个小时的”
“你不要问问题”
“哪个愿意给你划一小时你找哪个去”
最近,到处都是人从众
有网友反映在西湖乘坐手划船时
明码标价为150元1小时、1小时起租
但实际上坐船时间只有30多分钟
#在杭州西湖遭遇划船刺客#
随即登上热搜
这样的情况是个例还是普遍?
有记者以游客身份进行了暗访
在钱王祠景区附近的西湖手划船停靠点
有不少游客在等待手划船靠岸
船工表示
一艘船150元,划30多分钟
记者提出质疑称
“我看上面是1个小时”
船工回答道
“那你坐一个小时的船去
这里没有一个小时的 ”
随后记者妥协
说愿意接受这样的价格
可没想到船工却不干了
非要记者下船
被这名船工拒载后
记者又询问了另一艘靠岸的手划船
得到的答案依然是模棱两可
每艘西湖手划船船身上
都明确标注了收费标准
是一小时150元
可记者暗访中发现
船工并不认可这一标准
西湖边孤山路、湖滨、苏堤等沿线
有十几个手划船停靠点
那么换个码头
情况会不会好点呢?
在湖滨二公园码头
记者上了一艘手划船
这里的船工虽然让记者上船了
但同样支支吾吾不愿意说划船时长
从记者这一圈的体验来看
西湖手划船明码标价的
150元一小时起租
被“约定俗成”“含糊其词”地缩了水
不是一两艘船的个例
4月10日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回应称
对涉事3名船工
取消其西湖水域从业资格
并立即开展西湖手划船专项整治行动
确保手划船营运信息公开透明
提升游客的知情权和满意度
“宰客”现象屡禁不止
大众的“报复性旅游”
让一些人动起了歪心思
个别地方再次出现了宰客现象
今年1月
有游客称在广西北海银滩
被出租车司机带去一饭店用餐
点了4个菜,花了1500元
▲涉事餐馆的入厨单。
“回民宿之后
民宿老板说这个价格太离谱了
我们心里很难受
不仅钱被骗了
信任感也被骗了”
随后,北海市市场监管局
发布对此事的调查处理情况:
经调查
该店家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
未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即匆忙配菜下单
部分海鲜经烹饪后份量略少等问题
▲女游客在涉事餐馆点的四个菜。
北海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
已责令该店家停业整顿、限期整改并立案处罚
店家表示将向消费者致歉并退款
对涉事出租车司机
相关部门已责令出租车公司
对其进行约谈、罚款和限期停运处罚
随着“被宰”视频的发酵
也有网友站出来分享在北海市
曾经被宰的经历
其中有网友称
只是问了一下老板“这是什么鱼”
老板二话不说就把鱼摔死
并表示已经处理了不买不行
疑似强买强卖
诚信经营才是立身之本
与“宰客”“刺客”相反
最近火起来的淄博烧烤
除了营销成功
背后靠的还是“实在”的诚信经营
不少人发现
淄博烧烤不仅好吃
分量还实在
甚至还会多送、试吃
虽然不短斤少两本属应当
但被“网红”景区坑怕了的游客们
还是忍不住点赞:
“山东人就是实在!”
对一座城市的旅游业来说
经得起考验
让游客心里舒服的好服务
尤其是诚信、靠谱的经营
比纯流量更可贵
▲2023年3月31日,山东淄博,一家烧烤店的厨师正在串肉串。
如今,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很多地方的文旅机构
都在想方设法打造自己的文化旅游名片
但若出现“宰客”“刺客”等现象
急于收割游客的“韭菜”
无疑会狠狠砸了当地的招牌
实实在在本本分分
才是文旅发展的长久之计
常态化整治才能还旅游市场清净
旅游领域消费乱象长期存在
一些黑心商家之所以敢欺客宰客
往往是因为他们认为
游客的生意
多半是一次性的生意
去了一次,一般不会去第二次
所以能宰一笔是一笔
不用害怕负面评价
但地方应该意识到
互联网时代
在网络的放大镜效应之下
一些个案式的负面新闻
也很容易大规模发酵
成为外地游客的观察窗口
对地方形象和口碑
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甚至挫伤游客前往旅游的意愿
说到底
打造一座城市的文旅形象
不能只让文旅部门“单挑”
把人吸引过来了
还得玩得开心、买得放心
而这需要市场监管、环境、城管等部门一起上
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整顿,严厉执法
▲2023年3月31日,山东淄博,一家烧烤店内座无虚席。
当下的旅游市场
好不容易才迎来复苏
面对“报复性旅游”
不能让“报复性宰客”
对消费者磨刀霍霍
严格的执法
常态化的整治
还旅游市场清净
让商家不敢乱来
游客才敢放心地旅游和消费
实实在在做好服务
扎扎实实做好质量
一个城市的旅游业才能持续发展
06
五一出游
遇见“刺客”如何维权?
五一假期将至
不少朋友都已经开始筹备旅游计划了
旅游途中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
如果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任何不公
一定要记得
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住宿、游玩、吃饭
是大多数人出游的必备项目
“五一”假期将至
各种关于“刺客”的话题
屡屡冲上热搜
显然,今年的“五一”假期
承载了比往年更多的出行期待
住宿、票务等消费数据翻倍增长
旅游业正在强势复苏
然而
井喷的“五一”旅游市场也是一场大考
2023年这个状态拉满的“五一”假期
能否符合社会期待
考验着假期参与各方的表现
大考的对象首先是地方政府
尤其是文旅部门
如今,随着大众旅行经验的增多
大家对旅行体验的要求更高了
旅游目的地营商环境如何、管理水平高低
都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服务能力息息相关
目前,已有多地政府
对文旅市场价格作出进一步规范
要求商家不得哄抬价格,商品明码标价
相关措施值得肯定
面临大考的还有文旅行业的从业者
如今网红旅行目的地层出不穷
若想把网络流量变成线下游客流量
要靠从业者的诚信经营
胡乱溢价、欺客宰客的行为要不得
让更多的好评带来更多的生意
方不辜负地方文旅的宣传和游客的期待
希望各旅游地在这场大考中
能交出一份让游客满意的答卷
团团在此
也提前祝大家出行愉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