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结果(已过公示期),来自佛山市禅城区的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全彩化发光器件及显示模组”的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是佛山唯一获得金奖企业,实现了禅城中国专利金奖零的突破。
禅城企业专利“摘金”的背后,源于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更是当地知识产权工作的厚积薄发。从全国首创专利保险到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再到摘得中国专利金奖,禅城厚植知识产权发展沃土,赋能产业创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禅城区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的获奖单位。
凭LED超高清显示关键技术“摘金”
中国专利金奖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我国唯一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国家级奖项。
国星光电此次获奖的“一种全彩化发光器件及显示模组”发明专利,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光学界面全反射结构抑制Micro LED显示中因微小芯片间距(一般小于100um)导致的光串扰问题,成功突破“超高清LED显示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发光器件的微型化、高亮度及高对比度等特点,形成了自主创新的LED超高清显示封装关键技术。
该专利将是Micro LED显示的共性与基础性的核心专利。公司围绕Mini/Micro LED超高清显示领域所布局的国内外专利超200项,部分专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Mini LED及MiP系列Micro LED产品之中。
截至目前,国星光电及子公司已申请专利超千项,其中发明专利超500项,已授权专利超700项,专利布局涵盖Micro/Mini LED超高清显示、第三代半导体、车用照明LED、紫外LED、健康照明LED等方面。
近年来,国星光电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了从“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从“中国专利优秀奖”到“中国专利金奖”的不断跨越,先后斩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奖项,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
知识产权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抓手。国星光电表示,将坚定不移抓好科创引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专利战略布局,为我国LED显示产业转型升级加码赋能。
国星光电也是佛山企业作为第一权利人首次获中国专利金奖,实现了禅城中国专利金奖零的突破,充分彰显了禅城制造、佛山制造的创新硬实力。
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良好运营生态
本届中国专利奖的评选中,除了国星光电“摘金”,禅城还获得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目前全区累计获得国家专利奖66项。
中国专利奖“大丰收”,源于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更离不开禅城积极构建培育、保护、运用、服务的全链条知识产权良好运营生态。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禅城厚植知识产权沃土,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禅城举办高价值专利运营转化项目对接会。
政策引领扶优促强,“创新苗”接茬生长。禅城对获得国家专利(含外观设计)金奖、银奖、优秀奖的项目,分别一次性资助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重点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打造一批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发挥创新示范带领作用。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66项,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9件、集体商标56件、证明商标1件、马德里注册商标132件,累计拥有8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6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3家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3家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规范环境。禅城为企业提供常态化商标海外监测服务,8家企业的15个商标纳入监测范围;利用佛山地区商标预警平台发送国内商标预警,2022年发送预警45份,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侵权行为,2022年共查处知识产权案件72宗,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8宗。
推动“知产”变资产,强化转化运用。禅城围绕特色产业、企业和区域开展专利分析,促进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的专利协同运用。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经营主体带来“真金白金”,解决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目前,全区共有33个企业项目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贷款金额3.173亿元。其中,6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融业融资规模达1.75亿元。以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为契机,成功推动3个项目达成投融资意向6000万元。
禅城举办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国际标准条款解读培训。
开展量身定制培训,优化服务质量。禅城采取“菜单式”教学,园区和企业确定需要的培训内容后,组织专家“上门听诊”,提升培训的精准化。同时发挥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为企业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全域全类别“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压缩预审周期,大幅缩短企业创新成果的授权,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营造先机。
【南方+记者】罗湛贤
【通讯员】刘俊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