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高质量发展探访⑤|乳源县委书记陈大川:“四个”狠抓推动走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列

南方⁺ 记者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近日,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委书记陈大川在接受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乳源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市工作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力争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5亿元,增长5%,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新台阶。将狠抓招商引资、狠抓项目攻坚、狠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狠抓绿美乳源生态建设,瞄准三年工程两年干,发力赶超开新局,实现走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列目标,为韶关市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1:30

乳源县委书记陈大川谈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乳源在招商引资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果?乳源今后如何发挥好少数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全面发力招商引资工作?

陈大川:2023年,为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乳源全县储备招商引资项目31个,总投资113亿元。其中,一季度新签约项目12个,协议投资总金额为10.45亿元,超亿元项目5个,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

一是实施全员招商引资。组建大健康产业链、电子信息及其他制造业产业链、新能源及节能减排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文旅产业链、绿色总部经济产业链等6条产业链,压实目标任务,开展全员招商。一季度外出考察、招商53次,全县接待客商82批次。

二是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评审机制运用,一季度通过桂头镇龙脑纯露生产线建设、乳江河酿酒等2个评审项目,总投资6.62亿元。科学编制产业链招商地图规划,围绕电子材料、大健康等产业领域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招商;同时制定实施《关于开展县镇村三级联合招商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统筹指导各镇建立县镇招商引资载体库,着力破解招商项目落地征拆难、村民参与度不高、项目落地后村集体收入不明显等问题,为产业引入提供落地支撑。

三是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依托专业公司、协会、乡贤等第三方资源,开展以商招商,一季度开展各类投促活动8场。

下一步,乳源将充分发挥好少数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协调优化资源要素,不断拓展项目承接能力。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实行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先建后验”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同时建立“统筹项目、统筹问题、分类派单、分类解决”调度机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坚持“一线工作法”。实施项目建设无障碍落地机制,建立县领导班子和县直部门负责人挂点联系项目制度,落实问题交办和销号管理,当好服务项目建设的“店小二”。

南方+记者:产业和项目是拉动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乳源将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实施项目攻坚,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陈大川:今年以来,乳源聚力特色产业攻坚,以“开局就是冲刺,首战就是决战”的精神状态抓项目建设,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目标。

一是做大做强特色工业,建强产业集群。持续推进乳桂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东阳光做强做大产业主链,推动东阳光璞泰来、年产3万吨磷酸铁锂、新型宠物药建成投产,加快东阳光三氟乙酸、万森天然冰片、欧莱等项目建设,引进上下游相关产业项目,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二是聚焦培育优质产能,加快腾笼换鸟。深化东阳光“双变”改革试点,盘活闲置低效用地300亩以上。推进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扩园500亩、一六大健康产业园扩园800亩,启动高新区标准厂房二期建设,力争新增标准厂房7万平方米,完善园区道路和水电气热产业配套设施,建成新材料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优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运营模式,增强产业发展承载力。盘活仙湖工业园,加快低效企业腾退,推进春夏新科、筑友、聚创等项目落地。积极探索双向“飞地经济”模式,推进园区创新发展。

三是坚持领导一线调度,破解瓶颈制约。各重点项目挂点县领导聚焦前期工作、开工入库等各环节需求,下大力气、花大功夫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一季度走访项目单位26次,帮助解决蓝城温泉度假区、筑友、天然冰片等项目合作签约、审批核准、要素保障等方面困难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狠抓考核结果。围绕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对标对表市级考核指标要求,分解制定目标任务,加强考核激励,及时反馈排名、评分情况,压茬推进项目落实和实现固投目标,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主要指标上体现“乳源”加速度。

南方+记者: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乳源在落实“百千万工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将如何抓好落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陈大川:乳源“五个突出”高效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突出“实”字部署,全面动员鼓干劲。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后,乳源迅速召开“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第一次会议、推动落实大会,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将各项目标任务产业化、项目化、事项化,从县镇村三个层级分别部署重点任务,明确任务举措和责任部门,迅速推动“百千万工程”在乳源掀起建设热潮。

二是突出“带”字引领,以上率下作表率。坚持三级书记一起抓,建立健全指挥体系,成立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下设实体化运作的指挥部办公室,落实“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评比一通报”等工作机制,全县9个乡镇指挥部办公室和县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决策咨询5个工作专班完成揭牌运作,市县镇三级“纵向”指挥联系、县直部门“横向”协调联动“指挥网络”完整构建,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三是突出“早”字谋划,专业规划绘蓝图。高度注重顶层设计,率先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县域高质量发展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年)技术服务合同,完成镇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0年),同时抓紧制定乳源乡村振兴发展规划,面向县域镇域近远期高质量发展,构建“一张蓝图”,形成“一批项目”,优化“一批政策”。

四是突出“准”字落实,精准发力促成效。坚决落实问题导向、专项跟进、台账管理、定期通报、联合督查、结果运用等六大督查和评价工作机制,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面严查督办、追究责任、奖优淘劣、红黑对比、高低评比,落实“一线工作法”,精准破除工作梗阻,督促指导工作落实。

五是突出“特”字攻坚,提质增效培动能。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为契机,用工业思维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打造乳桂经济走廊等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高水平推进3个现代省级农业产业园建设,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推进蔬菜、瑶药、瑶山茶、优质稻、特色水果等精细农业规模化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产值超亿元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南方+记者:发展要坚持绿色“底色”,目前,乳源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绿美乳源行动如何深入落实?乳源如何充分利用生态优势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陈大川:乳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和生态地区政策,探索出了绿色发展的“乳源路径”,在“两山转化”方面提供了“乳源方案”。

2019年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来,完成人工造林5.04万亩,封山育林16.26万亩,8个乡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5个乡村获评“广东省森林乡村”,建设多层次、多树种、多功能森林绿色景观林带和河岸景观风貌带100余公里,为全县727棵古树实行“一树一档、一树一牌、一树一策、一树一人、一树一频、一树一险”的保护管理模式,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78.49%。现有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5家,一季度已落实油茶生产用地2000亩,新种2000亩,完成林业产业招商引资6000万元,举办和美乡村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项目洽谈会,将引入中国供销社新供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公司投资10亿元共同谋划油茶全产业链项目。

下一步,乳源将高位推进绿美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各项行动,全力打造高质量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统筹推进乳桂经济走廊品质提升、瑶客共生广场、樟榕合抱古树公园、万里碧道等项目建设进度。立足自然生态、文化生态资源优势,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切实做好“六篇文章”。

一是做好“山”的文章。围绕南岭国家公园以及广东最高峰石坑崆所在地的特殊区位,讲好南岭故事,规划建设高端山地酒店、特色民宿、高山主题康养旅游综合体,推出山地运动、山地露营等多样化旅游产品。

二是做好“水”的文章。立足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优势,结合环南水湖振兴示范带建设,研发推广环湖“路游”产品。同时,利用乳源地热温泉资源禀赋,打造更高品质的温泉康养型旅游产品。依托优越的水域环境,建好用好水上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培育水上运动优势项目。

三是做好“林”的文章。依托地球同纬度最大原始森林——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推出森林康养、森林音乐、森林研学等文旅产品,打造更多森林主题活动品牌。

四是做好“瑶”的文章。立足世界过山瑶之乡的文化方位,利用好瑶族镇村的自然人文资源,孵化培育瑶族歌舞、瑶族刺绣、瑶族医药等特色产业,推动“瑶”生态、“瑶”文化和“瑶”经济协同发展。

五是做好“禅”的文章。利用资源优势,规划打造禅意民宿、高端素食餐饮、名优农禅特产等“禅旅”品牌。

六是做好“谷”的文章。围绕南岭大地最美“伤痕”——大峡谷,结合壮美的大地理景观,推出峡谷民宿、房车营地以及户外运动等特色产品。

通过做好“六篇文章”,我们将用好用活生态资源,把“绿美”优势切实转化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南方+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胡烈文 张程 饶智鹏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