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2年3月,东莞市教育局首次部署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揭榜活动,旨在进一步探索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年多来,通过领导点题、科室约题、镇街荐题、学校报题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市镇校三级力量揭榜挂帅,攻坚克难,带动全市教育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形成万马奔腾、热气腾腾的干事创业氛围,有效破解一批基层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效并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为总结经验,挖掘推广基层改革典型案例,东莞市教育局联合东莞日报从即日起推出东莞教育改革攻坚系列报道,总结、剖析优秀项目中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经验,用改革的力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努力成为受人尊敬的幸福教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以下简称“松湖莞中”)率先试点校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探索新型的教师培养方式,构建了“四层三阶”培养机制,完善了分层、分类、分项的教师培养方式,形成了富有成效的校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策略路径。
创新规划引领
构建校级教师发展中心
在项目的规划上,松湖莞中大胆创新,建立起校级的教师发展中心,作为市、区镇级的有益补充。在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做到“按需施训”,开展精准培训,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松湖莞中作为全市构建三级教师发展中心(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区镇级教师发展中心-校级教师发展中心)的试点,以项目式为主要抓手,以评价改革为契机,开启了新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为了推进本攻坚项目的顺利进行,学校以分布式领导理论为指导,建立校级教师发展中心,设立包括教科研中心、课程开发中心、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在内的多个项目推进。
针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课程的质量、班主任的德育管理能力,校教师发展中心指导各项目组制定了包括《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首席教师的选拔与管理暂行办法》《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卓越课程评选办法》在内的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各中心(项目组)的建设过程中,每一个成员各有所长,都有机会成为团队的领导,在项目的不同任务群中主导工作,松湖莞中以制度和体系的形式鼓励团队每位教师积极站出来,实现从个人自我成长到团队提升的转变,完成个人到人人的“蝶变”。例如,慕课建设中,教研能力强的老师在备课和模块构建任务群中是领导者,而技术型的老师在录制阶段变成了新的团队领导者。同时,担任领导者的教师随着领导实践不断丰富,也带动着同伴的成长,使得更多教师培养起引领的能力,也成为了课题组的引领者。
形成教师成长阶梯
多角度分层次指导提升
为了突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分层引领,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体上界定为四个阶段:调整磨合期(1-5年)、 适应发展期(6-10年)、 成熟提高期(11-15年) 反思创新期(15年以上)。相对应地,把的校本培训分为“新教师青蓝工程”“青年教师研修工程”“骨干教师提升工程”“名师团队培育工程”四个成长梯次。
不同校本培训工程有不同的针对性。
“新教师青蓝工程”是校本培训的基础工程,培养周期一般为三年。每年8月份进行为期一周的新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把学校制度内化到每个新教师身上,通过邀请名师参与,激励新教师的成长。9月份起,每位新教师都配备一位学科导师和一位德育导师的“双导师”帮扶成长,学科导师分“教学设计—试讲—课堂实施—课后反思”四流程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德育导师分“班级文化建设—班干队伍培养—班级活动规划—主题班会设计”四项目对新教师进行指导。
“青年教师研修工程”的实施周期也是三年。引入大学教授为研修领航人,结合现场指导与网络互动、集体研讨与个别交流、微型讲座与作业辅导结合,形式多样地在每周固定时间开展“读书沙龙”等活动。
“骨干教师提升工程”旨在帮助成熟型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凝练教学风格、开展课题研究。经过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校青年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名师团队培育工程”则搭建了多个平台,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突破教师发展的天花板。主要措施是鼓励教师以研究促反思、以提炼促成果,培养卓越型教师,借助省市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助推他们以省市名师工作室为提升平台,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
多元评价改革
形成“双新”教研样态
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基本功是赢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基石。为增强教师长远发展的动能,松湖莞中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更注重把立德树人和学生工作放在首位,并从制度层面推动教师的自评和教师群体的互评。
教师发展中心建立了“四层五星”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该体系对于四层教师(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团队)都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根据教师工作业绩评为“星级教师”等荣誉,为教师成长指明方向。
教师队伍的培育初现成果,干部队伍的成长也逐渐受到重视。着眼于工作能力的提升,松湖莞中学校从提高教师的规划能力、计划能力和策划能力入手,加强工作路径的指导,引导干部成长。另外,还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学校每年举办的“三礼四节青春五月”等一系列大型校本文化活动,参与面广、参加的人员多、活动周期长,需要跨部门多学科联动,对于每一个活动组织者来说,就是极佳的锻炼机会。
2022年,校级教师发展中心为成员校师生赋能,8月-11月举办了26场联合教研活动;在2022年春季期间,校级教师发展中心还通过莞易学平台面向全市开放了424节同步线上课堂;慕课中心制作的松湖慕课6门课程面向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东莞市第十三高级中学以及全市开放……学校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成果不断推广辐射,为提升东莞市区域教育资源供给服务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在建设校级教师发展中心的一年中,松湖莞中教师在省市各项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国家级荣誉71项,省级荣誉58项,市级荣誉155项,学生各类荣誉353项。松湖莞中的名优教师团队不断扩容,正高(特级)教师增加到6人次,省市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增加到21人,教学能手增加到106人。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站稳讲台,一批批优秀教师涌现出来,有效推动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有效赋能教育的高质量有特色发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