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医扶阳擅长治疗的疾病有哪些?
扶阳学派的观点是万病皆损于一元之阳气,而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中医扶阳善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阳虚性的疾病。中医治疗关键在于审证求因,而疗效水平在于对因的治疗程度有多少,若没有认识到因或者对因只是局部的治疗,那病症将会多次反复,起不到一个长远的疗效。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医扶阳法治疗的一些优势病种
(1)肿瘤前期和肿瘤术后
中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运动形式。阳的特点是主动,阳有气化功能,可以促进脏腑发挥正常的功能。阳性热,所以可以化阴为气。阴的特点是主静,阴性凝敛,所以可以凝聚而成形。
当阳气亏虚的时候,阳气无力推动体内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无力蒸化体内的水液,水饮和瘀血的结聚就容易形成肿瘤。扶阳法治疗肿瘤并非直接攻击肿瘤,而是通过扶阳改变人体的内环境,破除肿瘤滋生的条件,增强患病者体质,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
(2)痛经、不孕、反复流产、试管前调理
《灵枢》中有“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受孕要通过输卵管的拾卵和蠕动将受精卵输送到宫腔,若女性子宫阳虚寒凝,输卵管就会缺乏蠕动的动力,受精卵无法行致宫内,而致宫外孕,或是受精卵不能顺利着床,导致早期流产。
若男性精冷则难于与卵泡相结合,久不受孕。
中医扶阳法一方面通过温肾填精,提高精卵质量,另一方面祛除子宫的水浊痰瘀,洁净胞宫,为受精卵的着床创造良好环境。
(3)更年期综合症
女性在七七四十九岁左右进入更年期,常会出现潮热多汗、心烦失眠、月事过多等症状,此类人群阴虚者固有,但阳虚者也不少,对阳虚患者采取常规的滋阴潜阳法或可取一时之效,但症状终究会反复发作,只有审证求因,在根蒂上用功才可从根本上治疗此类疾病。
(4)顽固性失眠
睡眠对于延缓衰老、保护大脑、促进新陈代谢和提升免疫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很多疾病的早期就是以失眠为主要症状。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病率高达38.2%。失眠表现为入睡时间超过30 分钟或夜间觉醒次数≥ 2 次,或有早醒,或睡眠浅、多梦,或总睡眠时间少于6 小时。
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总体而言是心肾失交,其中再细化常见有气血两亏、脾胃不和证型,但若患者年龄较大或者病程较长多不为这两种证型,属阳虚失眠证多。通过扶阳药物温散肾中寒邪,使心肾相交,治疗顽固失眠,可使生命重回稳态。
(5)焦虑抑郁症
中医认为肝与情志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其气应春,正常人的情绪应该像春天的柳枝那样舒展柔和,当肝寒时,就会出现情绪悲观抑郁,如同草木那样萎靡不振,通过扶阳暖肝可以舒达情绪,治疗早期焦虑抑郁症,对于中度的患者,中药的协同治疗可将服用的西药逐步减量甚至停药。
(6)痤疮、牙痛、口腔溃疡等上火疾患
中医认为火证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类。体质强壮者多为实火,可购买药店或者凉茶铺中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内服,但体质虚者就不适宜这样做。若阳气亏虚者又出现上火的症状,单纯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虽或短期起到一定效果,但长此而往,必将损伤人体维持性命的这点阳基,导致身体其他疾患的发生。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阳虚者已不少见,所以这点千万不可忽视!对于这类患者可用扶阳法潜纳浮火、温固肾阳,使命根得续。
下文中我们将进一步谈谈中医扶阳常用到什么药物?怎么看待附子这个扶阳的主将?要想获得一个好的疗效,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敬请留意!
【专家介绍】
潘佳蕾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佛山首届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师承刘力红、李赛美教授,擅长中医经方及扶阳法治疗。
擅长:中医疑难病的诊治
1.疑难杂病(如肿瘤前期及肿瘤术后、宫寒不孕、习惯性流产、试管前调理、更年期综合症、顽固的咳喘畏寒、失眠心悸、肝胃疾患、风湿痹痛等)。
2.妇产、内儿及皮肤科疾病。
3.亚健康、焦虑抑郁症、上火类疾病
来源:中医科 潘佳蕾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文中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