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保险: 为国计民生保驾 为乡村振兴护航

南方⁺ 记者

以“中华”之名,护南粤大地。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中华”冠名的国有控股保险公司,中华保险扎根广东20周年,坚守“服务国家、服务三农、服务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保险保障”的初心使命,奋力书写保险服务广东经济民生的“中华故事”。

在粤开业20年来,中华保险累计为广东社会各界提供各类风险保障超71万亿元,上缴利税近40亿元。2022年,在粤核心业务公司——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9.35亿元,同比增长18%,为全省提供13.9万亿元风险保障,有效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双重功能。

中华保险开展“空中生命线 从中华启航”直升机救援行动。

中华保险开展“空中生命线 从中华启航”直升机救援行动。

当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金融“生力军”

岭南处处是早春。1月28日大年初七,在兔年首个工作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吹响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五外联动”等关键词勾勒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作为一家扎根南粤大地20年的国有控股保险公司,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争当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生力军”。

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应用遥感技术为农业保险赋能。

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应用遥感技术为农业保险赋能。

——助力“制造业当家”。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就是要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2022年为新材料、首台(套)装备应用提供风险保障4.7亿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全省74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等科创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风险保障方案。

——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主动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推广至化工业、矿业、金属制造业等行业;提供森林保险覆盖2.4亿亩;落实“双碳”战略,为光伏、水电、风电等绿色产业提供风险保障23.3亿元。

——助力“平安广东”建设。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参与社会治理,2021年入选广州首批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主承保单位,累计为2万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704亿元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保障。面对历次的暴雨、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主动履行国企社会责任,践行“快、准、暖”理赔服务原则,为灾后重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十载风雨同舟。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累计支付282亿元赔款,有效发挥社会“稳定器”的功能。2017年“天鸽”和“帕卡”台风给广东造成严重损失,该公司积极开展救援工作,支付赔款1.8亿元,单笔赔款最高9500万元,是“天鸽”台风期间单笔金额最高的赔款。2022年“龙舟水”强降雨和“暹芭”台风灾害期间,公司全力抗灾救灾,支付赔款近8600万元,在受灾严重地区,还投入470万元助力灾后复工复产。

织密织牢

经济社会民生保障“安全网”

工业是根本,农业是命脉。守好粮食安全线,守住农民钱袋子,农业保险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作为国内第一家以专业经营农业保险起家的保险公司,中华保险有着丰富的农险经验。在南粤乡村土地上,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推进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做产品创新的“先锋”。立足岭南特色农业产业保障需要,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不断探索创新,在行业首创生猪价格保险、橡胶价格保险、古树名木救助综合保险等险种。

——科技赋能,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将卫星遥感、无人机低空遥感、AI畜禽智能识别等技术广泛应用到农险实务中,打造了全国首个“保险云鱼塘”项目。

——模式引领,不断拓宽服务边界。全国首创“生猪活体抵押”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帮助养殖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保险+期货”服务累计为各类农产品提供价格类风险保障超13.3亿元。

增进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广东,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成立业内首个客户服务中心,推进南粤中华“绿马甲”品牌建设,用高质量的保险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融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陆续承办肇庆、云浮、汕尾、梅州大病保险,已覆盖400万城乡居民,累计支付医疗费用13亿元;参与广州长期护理保险、广东省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项目等,参与9个地市的“惠民保”,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健康保障。

为新市民保驾护航,制定新市民金融综合服务实施方案,落地全省首单新市民综合保险,2022年累计为新市民提供风险保障近55亿元。作为主承保单位,公司全国首创普惠型饮食业综合保险“食都保”,累计为1575家当地餐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4.3亿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将在省委、省政府及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以奋斗者的姿态砥砺前行,全力推动开创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书写中华保险在南粤大地上服务国计民生的新华章。

【聚焦】

国内首个“保险云鱼塘”落地广东

“天气对养鱼有很大的影响,天气晴朗、有风、不闷热,一般水里溶氧量都没问题,但台风来时就容易出问题,因为气压会降低,鱼塘底部就容易缺氧。”作为肇庆四会当地的养殖大户,国斌水产养殖合作社带头人马国斌惊喜发现,以前养鱼只能凭经验和人力,每天都要多次巡塘,但是在中华财险联合阿里云的帮助下,用手机就能实时监测。这得益于国内首个“保险云鱼塘”项目的落地。

中华财险“5G物联网”水产养殖综合风险管理系统第一期交付。

中华财险“5G物联网”水产养殖综合风险管理系统第一期交付。

据马国斌介绍,2022年7月,中华财险联合阿里云对鱼塘进行了“升级改造”:为鱼塘加装了溶氧、温度组合传感器、pH传感器、水产养殖物联网控制柜、水下摄像机、农事微型气象站等设备。有了这些装备,马国斌随时打开手机都能查看水体溶氧量、温度、pH值以及地面的风力、降水等指标,还能实时监测到水下鱼的生长状况。“过去巡塘是跟着感觉走,现在是看着数据走。”马国斌笑称,“现在在家里就能养鱼了。”

据中华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介绍,通过“保险云鱼塘”项目,保险公司可以看到区域内所承保渔业养殖基地的客户基本情况、设备在线实时数据、渔业养殖户生产管控行为以及保险销售情况等汇总数据。工作人员不仅可以对保险业务进行监测,还能得到业务改善的线索。

阿里云智能IoT事业部通用业务总经理戴高介绍,基于阿里云的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支持,中华财险搭建了水产产业服务平台。平台面向渔民提供水产养殖相关物联网设备和服务系统,面向保险公司提供风险管理系统和业务驾驶舱,面向政府开放平台,积累产业链数据以助力产业监管和服务。

【撰文】冯庭松

编辑 牛攀 彭奕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