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阳西县打造“粤海粮仓+蓝色能源”新样板|广东人保财险特约•县委书记打擂台第二季

南方+

12:00

(县委书记打擂台,对话阳江市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时长约12分钟)

县委书记打擂台,对话阳江市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

阳江市阳西县,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被誉为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剪刀中心、中国蚝乡。当前,阳西正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最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打造全国最大县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

今年,广东吹响了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冲锋号”。阳西如何写好“海”的文章,推进县域振兴?

被誉为“中国调味品之都”的阳西县,如今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经济。

被誉为“中国调味品之都”的阳西县,如今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经济。

本期主持人: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李赫。嘉宾:

◎阳江市阳西县委书记 张秀洁

◎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委书记 刘太均

◎致美斋(阳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晓炜

◎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织

◎海上风电行业专家、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滕华灯

5年内进入粤东西北县域10强

主持人:首先,请张书记亮出阳西县今年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张秀洁:阳西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2022年全县GDP达到256亿元,有提质进位、争先创优的条件。

广东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度重视、支持发展绿色储能、食品加工、预制菜和海洋牧场等产业,这些产业恰恰是阳西的优势产业,我们是“中国调味品之都”,有全国县级最大海上风电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火电厂,有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全国一流的海水种苗基地,阳西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接下来,我们将大力推进“富县强镇兴村”行动,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重点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临港产业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绿色、向海、融湾”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争先进位,做强县域经济

我们有信心,今年GDP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7%以上,并用5年时间实现GDP突破500亿元,进入粤东西北县域10强,建设强富绿美县域标杆,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图为阳西县高新区。

图为阳西县高新区。

主持人:您提到,阳西要用5年时间实现GDP突破500亿元,底气来自哪里?

张秀洁:一方面,阳西自然条件非常优越,依山傍海,地大物博,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非常丰富。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668平方公里,可建30万吨级泊位码头,适宜城镇建设的空间潜力较大。

另一个方面,我们的产业基础非常好,一是打造“风火储”多能齐发的绿色能源产业集群,未来五年,这个集群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打造全球领先的大食品产业集群,中国十大调味品品牌有超过一半落户阳西。三是打造港产联动的临港产业集群,未来五年,我们将规划建设26个年吞吐量超8000万吨的泊位码头,目标是引进远洋船舶制造、风电运维等先进制造业,这将为能源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同时,为引进对码头依存度高的大产业带来很好的发展空间。我们现在还在打造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阳西有497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

今年引进项目不少于100个,总额超500亿元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今年以来书记您多次带队招商,前段时间还在佛山举行了招商推介会,今年招商有哪些打法?

张秀洁:我们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招商,成立3个专业的招商团队,分别跟进我刚才提出来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临港产业三个产业集群。

我有一个体会,一个地方产业劲度越强,产业链越完整,招商越容易。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县四套班子每一个班子成员至少要引进一个超亿元的项目落地;八个镇,每个镇至少要引进一个超亿元的项目。我的目标是,今年引进来的项目要不少于100个,投资总额要超500亿元

阳西县今年在佛山举办的招商推介会现场。

阳西县今年在佛山举办的招商推介会现场。

主持人:请问周董,您对阳西打造全球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有哪些建议?

周晓炜:一是人才建设方面,可以出台一些更有利于吸引人才进驻到阳西的政策,包括吸引一些高管和专业产业技术人员等,让更多人才集聚到阳西。二是把“工业旅游”概念融入调味品生产基地的打造上,未来可以把调味品生产基地也融入到阳西大旅游布局当中,让调味品工业旅游成为新的旅游名片。三是政府牵头,加强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为阳西的发展添砖加瓦。

打造全国最大的“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

主持人:当前,阳西正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县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核心优势是什么?

张秀洁:一方面,阳江海上风电的产业基础比较完善。省委、省政府赋予了阳江国际风电城的定位。原来我也在高新区工作过,在风电制造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全产业链发力,这为我们的风电产业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为阳西发展风电带来了重大机遇。

另一方面,阳西的海上风电产业基础较好,目前总装机容量730万千瓦,据我了解,这是全国县级最大的海上风电生产基地。而且阳西有5668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面高100米处平均风速可达8米每秒,这个条件是很好的。

阳西海上风电产业基础较好,拥有全国县级最大的海上风电生产基地。

阳西海上风电产业基础较好,拥有全国县级最大的海上风电生产基地。

主持人: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近年来也在积极开发海上风电。请问滕总,您来到阳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滕华灯:我经历了阳江海上风电“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江苏的海上风电起步比较早,但是它采用多期建设的方式。阳江有非常好的海域条件,规划特别好,采用规模化、集中连片开发的模式,有利于我们这些开发企业降低成本。

主持人:听说阳西要打造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成为“粤海粮仓+蓝色能源”新样板,详细规划是?

张秀洁:我们将抢抓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机遇,抓住“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实施“陆海接力、岸海联动”,在近岸推进海水种苗,打造全国最大的海水种苗生产基地;在深海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深远海养殖,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示范项目,完善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在陆上推进预制菜等食品加工业加速发展,引进更多食品龙头企业,力争建成调味品产能达400万吨的调味品产业集群

同时,借助绿色食品产业园、海洋牧场、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发展程村蚝、金枪鱼等农(渔)产品加工和预制菜产业,形成从陆地、海洋到餐桌的“海水种苗、海洋牧场、预制菜、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产业平台,打造“粤海粮仓+蓝色能源”样板。

阳西县拥有全国县级最具规模的海水种苗生产基地,2022年全县海水种苗年生产量超400亿尾,总产值超10亿元,产量占全省的80%。

阳西县拥有全国县级最具规模的海水种苗生产基地,2022年全县海水种苗年生产量超400亿尾,总产值超10亿元,产量占全省的80%。

主持人:请林总结合公司发展,谈谈阳西发展远洋捕捞的优势和潜力。

林织:我们公司现有远洋捕捞渔船22艘,遍及中东、非洲和太平洋;现有水产养殖面积超16万亩,水产总产量在全省县级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我们的海洋牧场和种苗场也发展得很好,这是未来一大潜力,将支撑阳西海洋渔业的发展。阳西的海洋渔业发展前景良好、未来可期。

推进强富绿美新阳西建设

主持人:林总的分享很契合我们的主题——“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请问张书记,您对“百千万工程”有哪些体会和认识,准备如何落地落实?

张秀洁:我听了省里关于“百千万工程”的动员后,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我们整个阳西的干部都很有干劲,精气神都被带动起来了。我们的目标是实施“富县强镇兴村”工程,推进强富绿美新阳西建设

一是要实施富县工程。一方面以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临港产业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将围绕阳江市域副中心定位,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实施强镇工程。阳西县下辖八个镇,以县城织篢镇为中心,其余七个镇呈“七星伴月”布局。我们将推动“一镇一业”差异发展,以“镇镇有带、带带相连”的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抓手,做强“一镇一业”,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第三是实施兴村工程。让产业更兴旺,推广西荔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乡村更宜居,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实现集中供水、污水治理、垃圾处理、道路硬化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水平。

阳西大力实施“富县强镇兴村”工程,推进强富绿美新阳西建设。图为阳西县织篢镇鸡乸㙟村。

阳西大力实施“富县强镇兴村”工程,推进强富绿美新阳西建设。图为阳西县织篢镇鸡乸㙟村。

主持人:织篢镇是阳西县城中心镇,请刘书记跟我们分享一下,在做强镇域经济最大的抓手是什么?

刘太均:我们将坚决扛起责任,着重从三方面发力,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大做强产业。我们将大力发展农(渔)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打响金枪鱼等特色品牌。二是加快城镇建设。我们将打造“颜值高、气质佳”的美丽圩镇,让县城“一年一个样”。三是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将积极推进“中国蚝乡”和“丹江文化”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让“同饮丹江水”的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主持人:请张书记用几句话,向大家再推介阳西。

张秀洁:阳西将以一区五园为载体,以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临港产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平台,推动“百千万工程”结出丰硕成果。绿色能源,落实“双碳”目标,绿色食品,展现阳西味道。山海阳西,魅力无限,我在阳西等您

山海阳西,魅力无限。

山海阳西,魅力无限。

招商手册>>

阳西围绕绿色能源产业强链补链,不断完善临港产业上下游产业,并持续壮大绿色建材、刀剪帽袋等产业,重点引进远洋船舶制造、绿色建材等先进制造业,风电运维、风电制造等绿色能源上下游产业和海洋牧场上下游产业。

>>>欢迎各位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对阳西县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总制片】王义军 郎国华

【总统筹】王溪勇 王海军 陈戈 林焕辉 曹斯

【编导】彭琳 石磊 李细华 王良珏 张西陆

【执行】黄进 杨世华

【主持/脚本】李赫

【采写】黄进 李赫 陈薇 赫鹏翀

【拍摄】姚志豪

【拍摄助理】刘建 陈盛旺

【剪辑】何志豪 龙达洋

【海报】甘展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牛攀 彭奕菲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