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对头,少生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订阅

头发太重要了——

观察一个人,放眼望去,最先关注到的就是头发。它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是评判颜值不可或缺的选项。

然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头发拖了后腿。脱发、白发、发油、头皮屑,三千烦恼丝名副其实。

该怎么养护好头发、头皮?

梳头,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我院治未病科主任李红梅来和大家聊聊——

名人名医,都爱梳头养生

从古至今,推崇梳头的名医多不胜数。活到 141 岁的唐代“药王”孙思邈曾简洁有力地强调:“发宜常梳”。

现代,梳头更成为一众高寿国医大师共同的保养秘诀。享年 104 岁的邓铁涛、现年 102岁的朱南孙等,都坚持每天梳头养生。

名人也青睐梳头保养。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曾说:“梳头百余下,散头卧,熟寝至明”。诗人陆游,也因梳头而使头发黑亮如孩童。

毛主席的卫士长,每天都要在主席睡前,给他梳头解乏催眠。

头梳千遍,病少一半

梳个头,怎么就能养生保健?

这是因为,在中医看来,头是“诸阳之会”,十二经脉的阳经、奇经八脉都汇合于此。

头部的穴位数目约占全身的四分之一,当中还有很多特定的刺激区。头顶的百会穴,更是诸阳之首。

《诸病源候论》中说:“千过梳发,头不白。”《圣济总录》也提到,梳欲得多,多则祛风,血液不滞,发根常坚。

梳头可通过刺激头部的神经反射,使头皮血络疏通、血液循环通畅,满足头皮毛发的血氧供给,从而令发色柔润乌黑、发根强韧不易脱,达到护发、养发的功效。

人年纪大了、疲劳、患病时,很容易造成脑供血不足。

经常梳梳头,能使颅内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加速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保证大脑及脑神经的血液和氧气的供应,从而改善颅内的营养代谢,起到提神健脑、预防记忆力减退的作用。

此外,梳好头,能放松身心、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振奋阳气、聪耳明目,对预防感冒,缓解颈椎病、高血压、疟疾等,都起到一定作用。

俗话说“头梳千遍,病少一半”,不无道理。

跟着中医,学会正确梳头

李红梅坦言,要想更大程度地发挥梳头的养生保健功效,得掌握正确的方法。

用具,注意时间、力度、手法等,都有讲究——

用具

首选木质(如桃木)或骨性(如牛角、羊角)梳子。梳齿宜宽,且梳齿顶端应圆润。

没 有 梳 子,用十指指腹代替亦可。

手法、时间

前额开始,从前往后,经过头顶,到枕部,最后到颈后发根处。

先梳中间,再到两侧,整个头部都尽量梳到。

来回梳,每趟 20 下,共梳约5 分钟。

切忌为实现功效最大化,就梳很长时间。

速度、力度

全程缓慢、匀速。

中性发质轻轻梳,梳至微热即可;

干性发质力度可稍大,头皮产生微微的热麻感;

油性发质稍轻,防止过度刺激皮脂腺,造成毛囊炎、疖肿等。

这些细节,别忽视

短发、发量少、秃顶人士、头屑多,都要梳头。

前三类人,头部缺乏头发的保护,更易受外界的风寒之邪侵扰,更需要梳头保健。

头屑多的人,适当梳头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并将头皮上堵塞的毛孔疏通开来,从而减轻头屑。

发干后再梳,梳前要润发。

洗发后立即梳头,发丝间的摩擦增大,容易造成毛鳞片受损,发丝开衩、翘起,甚至断裂。

梳头前,最好根据自己的发质,选择使用一款合适的润发乳或护发精油。尤其是干性发质,若梳前不润发,发质更易受损。

梳子要勤洗。

每月至少洗 1 次。如遇北方沙尘暴等天气,最好每天洗 1 次。用清水或中性洗涤剂清洗、擦干即可。

梳后按按这些穴位,功效加倍

梳头后,用梳子或手指指腹重点刺激特定穴位,可增加发根的血流量、增加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头发得到充分的营养,发质会增强、变黑亮。

穴位得到良性刺激,还能缓解头痛、大脑疲劳,从而提高注意力。

为此,李红梅医生推荐了以下四个穴位——

四神聪

【位置】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 1 寸处,共 4 个。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

头维穴

【位置】头侧部,发际点向上 1指宽,共 2 个。

【主治】头痛、目眩、流泪、脸部痉挛、疼痛等。

百会穴

【位置】头部中线和两耳尖连接线的交叉处。

【主治】头痛、高血压、低血压等多种疾病的首选穴。

上星穴

【位置】头部,发际线正中上1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等。

提示:梳子相比于指腹要更尖锐,对穴位的刺激会更强,效果更佳

科室介绍

治未病科

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营养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个体化预防、保健和诊疗,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原则,普及“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中医健康理念,集医疗、教学、科研、体检、康复和保健于一体,汇集各名老中医、流派和传统疗法,是一个具有独特临床疗效和中医特色的诊疗中心,是中医养生保健的科研试点和教学基地,是广东省红外热像学会红外热像临床应用合作单位,同时也是广州互联网机器人远程治未病中心推广基地之一。

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营养科在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特色疗法技术,按照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及时发现体内存在的潜在发病信息,确定有效的养生保健措施,矫正身体出现的体质偏颇趋向,使之朝着健康方向转变。

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营养科位于我院门诊二楼,具备优雅的就医环境、齐全的诊疗设备、专业的医务人员、一流的技术水平,提供健康资料采集、体质辨识、综合评估、咨询指导、干预、慢病管理、随访、宣教等预防保健服务。

一、治未病(健康管理科)、营养科适合人群:

1.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需保持最佳状态者;

2.体质偏颇、

有疾病易患倾向者;

3.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

4.理化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即疾病的易患人群;

5.慢性疾病稳定期 需延缓发展 、预防并发症者。

二、治未病(健康管理科)、营养科服务内容:

1.中医体质辨识;

2.西医健康体检;

3.心理状况评估;

4.危害因素分析;

5.平衡膳食指导;

6.睡眠保健指导;

7.病前状态人群管理(亚健康);

8.慢病人群管理;

9.中医体质偏颇人群指导;

10.围绝经期妇女调养指导;

11.女性经带胎产、养生养颜指导;

12.老年人益寿养生指导;13.膳食指导。

三、治未病(健康管理科)、营养科干预手段:

专家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健康疗养、临床干预参考意见,如:运动调养、音疗调养、饮食指导、膏方指导、茶饮指导、药膳调养、针灸调养、推拿调养、熏洗调养、中药贴敷、艾灸、刮痧调养、埋线调养、放血疗法等。

专家介绍

李红梅 主任中医师

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届羊城好医生,首届岭南大医生。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营养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联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和谐医患关系研究中心第一届医疗纠纷处理顾问,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公共营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委员会委员。

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杂病,尤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消化道溃疡及危重症等病及亚健康状态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疾病,尤其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中医经典理论防治心血管病和治疗内科急症及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

周四、周六上午(院本部-内科特需门诊)

周一下午(骨伤分院-治未病科门诊)

范琳燕 副主任中医师

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健康管理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广东省传统医学会沈氏女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卫生经济与文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作近二十年,擅长运用综合手段和生活方式干预对病前状态人群、体质偏颇人群和慢病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对人体抗衰、老年人益寿养生调养有较深的认识。传承沈氏女科流派、以及黄帝内针、浮针、易罐等中医特殊传统疗法技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运用于优生优育的健康工程。尤其擅长运用中西医手段对失眠、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进行综合干预。

出诊信息

周四上午院本部龙溪院区中医全科门诊

周日上午骨伤科分院中医全科门诊

宋文集 主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市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炎、胃炎、胃溃疡、便秘、腹泻、肠炎、胆囊炎、乙肝、脂肪肝等胃肠肝胆疾病等。

出诊地点:院本部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08:30-10:30开展体检

10:30-12:00及下午可预约调理治疗及健康咨询

罗坤灵 主治中医师

国家健康管理师,从事体检及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制定健康体检方案、防癌筛查体检,对慢性病的发病风险评估,对亚健康、病前状态、慢性病及治愈后康复等人群进行健康调养及咨询指导、健康管理,对内科常见病、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行头痛、绝经前后诸证等中医干预治疗。

出诊地点:院本部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李敏 主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中药结合传统疗法、运动疗法、营养疗法调理体质,传统疗法如针灸、埋线、火针、耳穴、艾灸等。擅长领域: 代谢性疾病(原发性肥胖症、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高尿酸症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等)、消化道疾病(便秘、腹泻、慢性胃炎等)。

出诊地点:院本部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08:30-10:30开展体检

10:30-12:00及下午可预约调理治疗及健康咨询

钟洁斌 医师

擅长:急慢性鼻炎、咽喉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声带小结、耳鸣耳聋等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尤擅于诊治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取出等。

出诊信息

总院:周一至周五全天门诊二楼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4号室

上午开展体检

下午预约调理治疗

硕士研究生,临床擅长纯中药结合针刺、艾灸、耳穴、刺络拔罐、穴位埋线等中医外治法治疗内科杂病,擅长领域:纯中医治疗常见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代谢综合征等)、脾胃病(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肠功能紊乱、便秘、腹泻等)、情志病(抑郁症、焦虑状态、心悸、失眠等)、常见痛症、中医美容及亚健康/中医体质调理等。

出诊地点:院本部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08:30-10:30开展体检

10:30-12:00及下午可预约调理治疗及健康咨询


来源:中国家庭医生 李颂雯

初审:李红梅

排版编辑(实习生):林于琳

文字编辑:叶美琪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王剑 | 审定发布:范琳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