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平绣、双面绣……4月23日上午,在韶关乳源游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瑶绣课堂上,一群四、五年级的学生在专心学习瑶族刺绣。
原来这是一门特殊的课程,为进一步做好瑶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传承瑶族“反面刺绣”的独特技艺,让孩子们感受传统瑶族刺绣文化的独特魅力,游溪镇将瑶族刺绣搬进课堂,举办了一场“指尖技艺‘绣’出美好生活”瑶族刺绣现场教学活动。
游溪镇是乳源瑶族自治县3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户籍人口约1.3万,其中瑶族人口比例达到了57.8%。为了使瑶族传统技艺和瑶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让孩子们更加了解瑶族文化,游溪镇请来了瑶族刺绣传承人教学生们了解瑶族刺绣的基本针法、绣法,让孩子们在动手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瑶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邀请了来自县人大、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县水务局六个结对帮扶单位的志愿者参加此次活动。
“我学会了怎么绣自己的名字,发现了瑶绣的魅力,我一定要多多学习,把乳源瑶山的优秀文化推荐给大家,让大家爱上乳源。”参加此次瑶绣现场教学活动的学生盘小瑶说。
据悉,游溪镇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站等资源优势,专门组建瑶族文艺队、妈古瑶绣培训队、勉腾勉瑶汉互助队等志愿者队伍,精心组织策划了多场次如民族文艺汇演、民族体育比赛、民族丰收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活动,邀请瑶族刺绣非遗传承人等能手开展瑶绣技艺现场培训30余期,受益群众达万人次。
近年来,游溪镇在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上下功夫,挖掘特色瑶族文化资源,大力建设“瑶客共生”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大力发展瑶绣文化产业,让瑶族“非遗”文化逐渐成为促进该镇镇域经济发展的特别优势,成为推动游溪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南方+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赖敏思 王安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