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万名妇女50多年前改河造就“三八运河”

肇庆发布
+订阅

在怀集县大岗镇,有一条人工运河,上起大岗白鹤顶,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大岗镇至秀林村注入马宁水,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途经大岗镇白鹤、镇南、大岗、连会、上石、大钟、岭岗、上亭、秀林等9个行政村,灌溉面积达1.2万亩。

上世纪六十年代,怀集县大岗镇发动干部群众实施改河工程建设过程中,有近万名妇女同志参与,占施工人数的70%以上,因而得名“三八运河”。

50多年前,

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让近万名妇女同志志愿参与挖道开河,

将有洪涝灾害隐患的河道改道?

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让水患频发的“糟心河”

变成造福群众的“幸福河”呢?

万名妇女齐奋战,

改出水畅渠清“三八运河”

“党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我愿把满腔热血洒。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手拿枪心向党,党说干啥就干啥。”这首耳熟能详的红歌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今年77岁李少青是当年参与运河改造的一份子,回忆起当时参与改河的情景,她记忆犹新。“那时我们每天起早摸黑,早上四五点带着番薯、干粮就出门干活了,到了饭点跟大家在工地煮饭、煮番薯一起吃,吃完继续干活,一直到晚上天黑再回去。”

“三八运河”下游段原河有24个弯曲,狭窄易壅水,防洪能力仅在三年一遇以下,每年有4到6次洪水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1965年,当地政府经反复调研论证后,作出了改河道的决定,拉开了运河改道工程的序幕。

“男同志做得了的事,我们女同志也一样做得。”李少青回忆道,“三八运河”改河工程于1965年秋动工,当时的男同志大多搞建设、搞副业,改河道的大部分重担就落到了妇女同志身上。改河道过程中,河岸两旁彩旗招展,近万名妇女同志拿着铁锹铲泥铲土,拉着手推车上下运土运石,干劲冲天。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一边劳动,一边唱着红歌鼓舞干劲。终于,经过半年多的时间,长达14公里的河道,于1966年春改造完成,改出了水畅渠清的“三八运河”。千年古河道换了新貌,洪涝灾害大大减少,沿岸耕地从年亩产200多公斤,增加到500公斤以上。

“由于怀集一般是三月份进入汛期,从建设开始,妇女同志们就凝聚起巾帼力量,勇于担当、争作奉献,不仅起早贪黑,还时常挑灯夜战赶工,确保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改河任务,确保来年安全度汛。”80多岁的原县水力电力局工程师梁石云回忆道。

激情燃烧的年代,岁月流金,巾帼争辉。这就是怀集巾帼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力量。她们彰显了巾帼之美,诠释了家国情怀,也造就了今天的“三八运河”。

村民主动捐地,

传承弘扬“三八运河”优良传统

潺潺流水,生生不息。经过近五十年的运行,“三八运河”堤岸出现了崩塌,河堤单薄,堤顶高度较低,带来新的防洪隐患,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为解除“三八运河”年久失修、水患复发的隐患,怀集县于2013年将“三八运河”堤防加固工程列为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一期)工程项目之一,工程于2015年5月开工。

尽管此次工程有政府资金支持,但仍然需要在前期做好群众的工作,说服群众支持配合,因为升级改造工程牵涉到运河两岸的土地征用、青苗补偿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都是一大难题。

“真没想到会如此顺利!大家不仅不要补偿,还主动捐出自己的自留地,用于升级改造工程。”大岗镇农林水办水管所所长孔祥任感叹道,原本以为群众工作难做,但是没想到在此次升级改造过程中,村民们不仅主动捐出自留地近二十亩,在收获河道需要再次改造升级的消息后,部分村民还无偿自发出来砍竹子、清理杂草杂木,清除建设障碍,继续传承弘扬当年的“三八运河”优良传统,为工程的顺利改造奠定基础。

运河滋养两岸,

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河”

走进怀集县大岗镇“秀水乡居”,干净整洁的柏油绿道映入眼帘,滨河绿道旁装上了外观别致的路灯,一旁的“三八运河”流水潺潺,远处的蓝天漂浮着朵朵白云,水天一色,一幅风光秀美的生态画卷。

“三八运河”生生不息滋养着周边近万亩土地,惠及四万多人口,部分河道流经到怀集县十万亩书记田项目、省供销社怀集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示范基地,为农业的灌溉提供了便利,推动着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在大岗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记者看到数名村民在基地里除草、松土、埋肥……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住在岭岗村的全女士兴奋说道:“如今我们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在家门实现就业,收入稳定而且能照顾到家庭,生活满足。”基地大多都是聘请周边村庄妇女为主,让她们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运河成为了反哺村民的“幸福河”。

漫步十里河畔绿道,看悠悠秀水,赏花开次第,观田园风光,白鹤翩翩起舞美不胜收。五十多年前,当地的妇女凭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力量建造就了“三八运河”。如今,“三八运河”反哺滋养着这里的土地与人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河”,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画卷,彰显出怀集妇女勤劳肯干、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广大人民群众在奋战“三八运河”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也将继续照耀和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来源:怀集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