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示 | 粉尘未及时清扫,三水这家公司被罚2万元!

三水政法
+订阅

基本案情

2023年3月13日,三水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某家具有限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该公司中央除尘设备的灰仓内木质粉尘积尘未全面及时规范清理,违反应急管理部《粉尘涉爆企业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清单》(“粉六条”)相关执法检查事项。执法人员开具《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责令该公司限期整改,并对该违法行为立案查处。

该公司存在未全面及时规范清理粉尘消除事故隐患的违法行为,违反了《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应急管理部令第 6 号)第十八条第一款:“粉尘涉爆企业应当按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制定并严格落实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粉尘清理制度,明确清理范围、清理周期、清理方式和责任人员,并在相关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醒目位置张贴。相关责任人员应当定期清理粉尘并如实记录,确保可能积尘的粉尘作业区域和设备设施全面及时规范清理。粉尘作业区域应当保证每班清理。”的规定。

依据《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应急管理部令第 6 号)第二十九条:“粉尘涉爆企业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同时构成事故隐患,未采取措施消除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由负责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监管的部门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企业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决定对该公司作出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粉尘爆炸知识点

应急管理部通过的《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将于2023年5月15日施行,其中第十一条第十项将企业未落实粉尘清理制度列入重大事故隐患。

第十一条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十)未落实粉尘清理制度,造成作业现场积尘严重的。

问:什么是粉尘爆炸?

答:粉尘爆炸是指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粉尘云,在点火源作用下,引发爆炸。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其他区域的沉积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引发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波及范围和威力往往比初始爆炸大得多。

粉尘爆炸五要素:

● 助燃性气体——氧气:一定的氧含量是粉尘燃烧的基础。

● 可燃性粉尘:可与助燃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 点火源:能使局部粉尘云的温度发生突变形成火焰的高温热源。

● 粉尘云:悬浮在空中且达到爆炸下限的可燃性粉尘云。

● 密闭空间:粉尘云被限制在了相对密闭的空间。

问:哪些粉尘会爆炸?

答:涉爆粉尘即可燃性粉尘,是指在空气中能燃烧或无焰燃烧并在大气压和正常温度下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根据《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产生可燃性粉尘行业分为七大类:

△金属制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

△木制品/纸制品加工

△纺织品加工

△橡胶和塑料制品加工

△冶金/有色/建材行业煤粉制备及其他

问:什么是“粉六条”?

答:“粉六条”指的是应急管理部根据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的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事项:

1.不同种类的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2.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抗爆等一种或多种控爆措施;

3.除尘系统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4.铝镁等金属粉尘除尘系统未采用负压除尘方式;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未规范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5.粉碎、研磨、造粒、砂光等易产生机械火花的工艺,未规范采取杂物去除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6.未按规范制定粉尘清理制度,作业现场和相关设备设施积尘未及时规范清扫;铝镁等金属粉尘的收集、贮存等处置环节未落实防水防潮、通风、氢气监测等必要的防爆措施。

来源:三水应急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