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横穿马路,仅2秒被超速小车撞飞身亡

广东公安
+订阅

“十次事故九次快”,这是人们从无数次血的教训中得出来的结论。

素材来源网络

每个事故场面都触目惊心,但由于超速行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依然时有发生。

今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谢某驾驶粤L号牌小车从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镇红阳村往街道方向行驶。当行驶至G236国道向前村路段时,其驾驶的小车与前方横过马路的行人杨某发生碰撞,造成杨某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

00:11

据行车记录仪画面显示,驾驶人谢某在道路上超速驾驶,会车时视线受阻,无法有效观察道路通行状况。

当驾驶人谢某突然发现,前方行人横过马路时,已经无法作出有效的判断。

短短2秒钟的时间,车辆径直撞向行人,导致行人当场死亡。

经交警部门调查认定,驾驶人谢某驾驶机动车,在有限速标志且车流人流密集的路段超速行驶,遇到行人横过马路时没有作出安全避让,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负此次事故主要责任;行人杨某在横过马路时,未做到提前观察道路状况,没有在确定道路安全的情况下加速横过马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负此次事故次要责任。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机动车超速行驶,遇到突发情况往往措手不及,容易埋下事故隐患,这些超速行驶的危害,请广大驾驶人牢记!

超速的危害

1.易追尾。车速越快,车辆行驶稳定性越差,制动距离越长,当前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同车道后车如超速行驶,极易发生追尾事故。

2.易翻车。车速快,车辆动能越大,越容易“刹不住”;轮胎与路面之间摩擦力越小,当行驶在湿滑路面、转弯路段时,车辆非常容易引发侧滑、失稳、失控的危险。

3.影响判断。车速越快,视野越小,留给驾驶员判断和反应的时间就越短,反应变得迟缓,有效处理能力下降,错误操作增多,更不容易控制好车辆,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4.后果严重。车辆惯性加大,车距判断失误,制动距离加长,车辆方向发飘,驾驶视觉误差。车速越快,冲击力越大,车速增为两倍,冲击力增为四倍。

限速标志

最高限速标志

表示该标志至前方解除限制速度标志或另一块不同限速值的限制速度标志的路段内,机动车行驶速度不准超过标志所示数值。

最低限速标志

表示机动车驶入前方道路的最低速度限制。

解除限制速度

表示限制速度路段结束,比如上方图片即表示限制速度为40km/h的路段结束。

区域限速和解除限速标志

区域限制速度

区域限制速度解除

建议速度标志

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以建议的速度行驶。它通常与各种警告标志联合使用或增加辅助标志。比如这样:

弯道建议速度

匝道建议速度

此外,行人不走人行横道、随意横穿马路,既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又把自置于危险之中。

行人如何过马路?

1. 有斑马线的必须走斑马线。斑马线的作用是引导行人安全通过马路,行人通过斑马线要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驾驶车辆在遇到斑马线时应减速,观察是否有行人通过,发现行人通过应当停车让行。

2. 慢下脚,关注道路来往车辆。行人在通过无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需要提前停下观察,待确定来往车停车礼让之后,再示意通过路口,期间需要一直关注路面状况,不要一路埋头向前。

3. 伸手示意,确认车辆让行,安全通过。行人通过斑马线或无信号灯的路口时,可提前采用“招手”的文明手势,提醒来往司机停车让行,切勿沉迷低头玩手机,打电话,听音乐等行为,忽视道路交通安全。

4. 非机动车通过斑马线需下车推行。根据我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非机动车在人行横道上行驶时,应当下车推行。非机动车若是骑行过斑马线,遇到突发状况, 往往难以及时作出避让,引发交通事故;此外,骑行穿过路面,与行人发生碰撞意外,骑行者或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注意车辆视线盲区,防止“鬼探头”。车辆在行驶中,驾驶人视线会被两侧建筑物、绿化带、其他车辆(包括同向行驶、对向行驶以及路面停车)等遮挡产生盲区,若行人突然横穿盲区,往往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交警提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广大交通参与者应牢记交通法规,无论是机动车还是行人,都应各行其道,确保出行安全。

来源:河源交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