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里,红、绿、蓝三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也被称为三原色。在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佳松岭村,同样拥有三原色产业,舞貔貅代表的红色、盆景代表的绿色和民宿代表的蓝色,绘就成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红色:舞貔貅文创与商演 让非遗文化再焕生机
舞龙舞狮见多了,见过舞貔貅吗?说到舞貔貅,圈内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是“广州舞貔貅看增城,增城舞貔貅看派潭佳松岭”。作为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一脉相传的佳松岭村张氏舞貔貅,在业内久负盛名。2007年就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增城区三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
派潭镇客家地区流行的舞貔貅,其貔貅造型似猫头,又似狮,所以又称“舞客家猫”“客家醒狮”,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开业庆典等喜庆场面必备节目。佳松岭村舞貔貅还多次作为派潭民俗文化代表,参加诸如乡村振兴大擂台、为党的二十大献礼等各类大型活动。
据佳松岭村党总支书记黄小琴介绍,佳松岭村的舞貔貅能延续至今有两个原因:一是派潭镇党委政府和佳松岭村委协同学校合作,将舞貔貅纳入到教学课程中,目前在派潭中学和派潭二小都设有舞貔貅教学基地,由第四代传承人张永木师傅担任老师。二是佳松岭村的张氏族人,由于对自身宗族舞貔貅的高度的认可和热爱,家家户户都会主动将其小孩交予张永木师傅学习舞貔貅,以此代代传承发扬舞貔貅文化。
黄小琴表示,非遗文化其实与民宿天然契合。对此,佳松岭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计划把舞貔貅打造成当地的传统特色民俗,比如节假日期间各村居、民宿等邀请其开展舞貔貅、入户参拜、武术表演等商演活动。同时,与位于佳松岭村的麦客72House民宿合作,顺应潮流用好舞貔貅的文化底蕴和知名度等优势资源,打造貔貅文化广场,并设计出受市场欢迎的形象IP,以此打造受游客喜爱的文创品,让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再次焕发活力,服务乡村振兴。
绿色:小盆景大产业 拓宽村民致富路
佳松岭村盆景产业起始于1980年左右,第一人李容兴由于偶然的机会发现精美树仔头能卖钱,便开始利用农闲时间从事盆景苗生产、培育,在赶集日载往珠三角地区售卖,并带动身边人开始从事盆景行业。近年来,由于佳松岭村盆景产业缺少组织化、规模化,再加上市场竞争大、盆栽人才流失等因素,虽然到2022年仍有十八户村民从事盆景行业,年销售5000多株、200多万元的产值,但增长乏力,发展较为受限。
“为了让盆景产业‘活’起来,我们多次到外地盆景专业村考察学习,组织村社干部、盆景专业户和广州、增城盆景协会成员召开座谈会,并结合佳松岭村的实际情况做出发展规划。”黄小琴表示。
未来,佳松岭村将以“小盆景·大产业”方向为引领,将盆景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通过盆景活动IP打造、盆景文化长廊、盆景市集和盆景小镇等方式,发展佳松岭村墩头自然村盆景产业。同时与酒店、民宿、商超、博物馆等进行推广合作,力求把佳松岭村盆景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又一瑰宝,让优雅端庄的盆栽艺术品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中华优秀文化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今年3月4日—5日,在派潭镇党委政府支持下,佳松岭村筹办了一场盆景展销会,吸引了东莞、龙门、从化等邻市区的众多盆景爱好者闻讯前来观赏、购买。“此次展销会共有29户盆景种植户、10户美食摊主参展,盆景销售收入52万多元。”黄小琴告诉记者,目前村内开设了周六小院盆景花卉市集,既增加村民收入,又带旺人气。
蓝色:共享田园民宿 描绘“空心村”盘活蓝图
走进一个村庄,就会翻开一页历史。自开基祖文龙公始,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佳松岭村新屋社,仍保留着一些明清时期岭南水乡的历史风貌。近年来,新屋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派潭镇党委“生态立镇、旅游兴镇、城乡融合”的定位规划和正确领导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宿发展道路,引进新屋民宿工程麦客72House,打造增城区第一个共享田园民宿工程。
麦客72House充分挖掘新屋社历史建筑(如公祠、碉楼、私塾、民居等)、传统街道空间、良好的水乡自然景观、省级非物质文化舞貔貅等特色资源,从全村域产业规划和民宿工程规划,每栋建筑充分利用原有资源的建筑方案设计,将闲置的旧祠堂、旧民居打造成高端民宿、乡宿小院等,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和有效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有序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目前,该民宿的第一期建设已基本完工,接下来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户外咖啡馆、共享菜园、萌宠乐园、户外婚礼等新场地,形成了盘活空心村资源的“佳松岭村模式”。
“根据我区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要引导支持农户以资金、土地、房屋等入股经营主体或获取租金收益。在这方面,我们村新屋社已经先行先试,打造了麦客共享田园民宿。”黄小琴介绍道,该民宿采取村民凭借技术、资金、土地入股项目,获取分红的方式,对项目周边旧房屋进行改造升级,以就业带动、入股分红、保底租金等方式,有效盘活空心村资源,促进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漠漠水田飞白鹭,巍巍高山横古村。佳松岭村,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民宿产业落地,还拥有独具特色的盆景产业、传承百年的省级非遗舞貔貅等,“红绿蓝”三原色产业协同发展。未来,佳松岭村将在派潭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三原色产业为基础和底色,绘就更多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为派潭镇打造“广东乌镇”增添佳松岭村色彩。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汤芷欣 通讯员张三丰 文/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