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团聚焦柏塘镇乡村振兴

博罗发布
+订阅

为展示博罗县乡村振兴工作成效,4月18日,县委宣传部邀请新华网、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走进博罗县柏塘镇,实地感受博罗县乡村振兴发展成效。

当天,采访团首站走进柏塘镇小洞村,参观了岭南小洞天茶文化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小洞村乡村振兴情况。岭南小洞天茶文化文旅综合体是集休闲住宿、农耕种植、农家乐、露营、餐饮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目前民宿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份投入运营。

“我们小洞村现在就是以三变改革为抓手,通过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这种模式,成立五大合作社,引进了7家企业进驻我们村。”小洞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志雄向采访团记者介绍。他说,根据柏塘镇六大片区规划思路,小洞村定位为农耕文化示范区,在镇村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通过入户走访、政策保底、及党员带头等方式,小洞村凭借自然禀赋,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统一流转村水田、园地、林地等约1200亩至村集体,持续推进“三变改革”+产业“合伙”,成立了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置业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旅游股份合作社、劳务股份合作社等五大合作社,破解土地分散难题,激活乡村“沉睡”资源为产业赋能,吸引了一批符合产业规划定位、联农带农作用强的优秀企业投资进驻,让集体和村民共同受益,逐步构建出资源共有、利益共享、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新格局。2022年小洞村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3万多元增收至了50万元,村民对村未来的发展都充满了信心。

随后采访团一行还到三棵松红色文旅项目(廉政园)、罗浮金秋食品有限公司、柏塘中学、柏塘卫生院、柏塘古榄园、光华食品有限公司、万亩茶园等实地参观。每到一处,大家都专注地听介绍,认真做笔记,不时拿出相机或手机拍着视频或照片。听到兴奋点,大家围着项目相关负责人“刨根问底”,努力挖掘柏塘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中呈现的亮点和成效。

在万亩茶园,采访团记者还走进茶园,与茶企负责人、村干部、正在采摘春茶的茶农等详细交谈。据介绍,万亩茶园项目范围包含罗塘村、洋景村、水陂村,连片种植约5000多亩茶树。“我们鸭田小组有村民44户,现在每户村民年均收入30万元,茶叶是我们致富的‘金叶子’。”罗塘村鸭田小组的小组长张振忠向采访团介绍道。如今,由茶园带动的茶产业发展不仅保障了村民的收入,还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到茶园游玩。

数据显示,2023年柏塘镇全镇有36个村种植山茶,茶农6000多户,70%以上的人口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超3万亩、亩产量干茶150斤,是粤港澳大湾区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茶叶产区,年总产值超6亿元。目前,柏塘镇正以“茶”为核心,以“百里茶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创建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为契机和抓手,建设集驿站空间、文化空间、乡创空间、休闲空间、艺术空间、精品酒店、数字茶厂的柏塘客家茶文化艺术中心打造大湾区第一家茶文旅融合综合体。

采访团记者对柏塘镇乡村振兴建设情况给予高度称赞。他们纷纷表示,回去后将及时整理素材,精心撰写稿件和制作视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宣传好我县乡村振兴建设情况。广东电视台记者卢杰深有感触,他说每次来柏塘都有新的变化,深刻感受到柏塘乡村振兴发展的蓬勃动力以及当地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在他看来,柏塘镇已经摆脱了过去传统种茶、制茶的单一模式,已逐渐朝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态势。当天的集中采访中看到的、尝到的茶香腊味煲仔饭、茶香牛肉丸等茶叶衍生产品给他的印象深刻,他说柏塘镇在茶产业上的积极创新突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非常难得,相信柏塘镇的茶产业会越来越好。采访中,惠州日报记者侯婉怡则说,柏塘镇风光秀丽,乡村振兴在各板块均呈现出诸多亮点,让人印象深刻。

据了解,在未来的发展与规划中,柏塘镇将通过凝聚发展合力、补齐产业短板、优化营商环境、整合、利用、激活好乡村“沉睡”资源等要素流动互通叠加,着力构建“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重点推进小洞村民宿农耕文化示范区、平安村至蕉木村古树文化和生命健康综合体示范区、罗塘村茶产业发展中心区、高桥村古榄园乡村旅游示范区、龙头鹅寨高端民宿示范区、石岗村红色农旅示范区共六大片区的建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据了解,此次乡村振兴主流媒体采访团将宣传报道博罗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过程中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内容,以多角度、多样式、矩阵化的宣传,展现我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变化,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