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来一补”到“世界工厂”,再到产业转型、奋进高质量发展,几十年间,无数“弄潮儿”来到东莞,无数企业、品牌脱颖而出,莞邑热土持续上演着精彩的投资创业故事。
近期,香港联泰集团总投资30亿元的“工改工”项目举行签约仪式——位于凤岗镇的制衣工厂摇身一变,成为研发中心和品牌营销场地,企业因何作此决策?在投资者看来,东莞的定位发生了何种变化?南方+记者采访了香港联泰集团副主席,斯凯奇中国、韩国及东南亚首席执行官陈伟利,带你走进联泰集团在东莞的投资故事。
“改革开放后,我的父亲、联泰集团创始人陈守仁博士怀着报效祖国的心愿回到内地多次考察。”联泰集团副主席陈伟利动情地说道。
终于,时间来到1998年,联泰集团下定决心“落子”东莞——在距离深圳20多公里的东莞凤岗镇,投资2.8亿港元购置220亩土地,建起了总面积26万平方米的东莞联泰制衣公司(联泰供应链城)。
联泰园区现状
据陈伟利回忆,在这关键的一年,他和集团高层陈亨利博士都来到东莞,共同参与东莞制衣公司的高级管理工作。在他看来,当时到莞投资设厂既是战略选择的结果,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浪潮的必然。
“东莞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方便的交通条件,同时也秉承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驻。区域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投资环境和便利的生产条件。”陈伟利表示,是以上要素共同作用下促成了联泰在莞投资的决策。
在东莞发展初期,联泰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水平不高、以及竞争激烈等等。陈伟利表示,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当地政府的帮助十分重要——在土地、税收、贷款、人才培训和招募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让企业顺利在莞站稳了脚跟。
2004年对联泰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联泰制衣业务在香港上市,为集团带来了资金积累,扩大了生产规模,标志着企业发展登上新的台阶。同时,上市还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让品牌的市场营销更有优势。
回顾在莞这二十余年,有两个决策在联泰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一便是推动联泰东莞工厂从ODM(原始设计生产厂商)转型为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将联泰在业内的竞争力提升到了新量级。陈伟利表示,联泰为推动这一转变做了许多努力,包括加强研发设计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完善生产管理流程等。同时,企业加大了品牌推广和销售渠道的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份额,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其二是布局内地零售业务并经营斯凯奇品牌。这一决策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
斯凯奇研发中心
陈伟利介绍道,布局零售是考虑到中国内地的巨大市场和消费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产品的需求也日渐提高。于是,联泰决心进军零售,通过提供更为多元化的产品选择和品牌服务,以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制造业转型升级在珠三角地区开展得如火如荼。身处较为依赖人工和手工的传统制衣行业,联泰为推动在莞的制衣业务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是加强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通过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智能制造方面,通过应用传感器、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陈伟利表示,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对联泰东莞工厂的产品高端化影响重大,当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提高,企业就能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进入新赛道竞争。
斯凯奇T台
如今,斯凯奇已成为中国排名第三的国际运动品牌,2021年斯凯奇中国零售总额达228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联泰在东莞的布局也有了新动向——联泰投资超过30亿元人民币将位于东莞的厂房改造为研发中心和销售发布场地,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让品牌销售和推广的质量也更上一层楼,也为东莞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注入新动力。
此外,从斯凯奇在供应链城内的投资角度来讲,斯凯奇亚太产品研发中心总占地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投资超4000万元人民币,包含数字影棚、办公室、会议室、展厅、餐厅等多项配套设施。据悉,斯凯奇在此组建了超过1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承担品牌在国内所有成人及儿童的服装和配饰的设计、开发和采购工作。其中,数字影棚项目投资额达2000万元人民币,为斯凯奇在中国的全线商品产出图片及视频素材,覆盖全渠道。
从制衣工厂到研发中心、品宣中心,从联泰本次“工改工”的决策中,不仅可以看出企业在市场变革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的诉求,也能感受到东莞这片投资热土的雄厚产业实力和发展韧性。
【撰文】谢麦诗
【统筹】戴双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