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国字号”外,这些“土特产”你尝过吗?

南方⁺ 记者

00:43

(除了“国字号”外,这些“土特产”你尝过吗?(配视频),时长共43秒)

除了“国字号”外,这些“土特产”你尝过吗?

4月以来,粤东粤西粤北的农特产品

持续刷屏朋友圈

潮州凤凰单丛、英德红茶

亮相中法元首会晤

湛江对虾、茂名荔枝等频频上新闻头条……

好消息不止于此

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的

《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中

一批粤东粤西粤北的特色农产品

和食品入选“国字号”榜单

分别是:

湛江对虾和金鲳鱼、茂名荔枝龙眼蜜

英德麻竹笋、英德红茶入选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

茂名月饼、潮汕牛肉丸制品、饶平盐焗鸡

入选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还有哪些让人垂涎欲滴的土特产

欢迎大家投票,让你家乡的“土特产”再火一把

这些“土特产”你都尝过吗?快来投票选出你心中的top!(可多选) 汕头狮头鹅 潮州文祠橄榄 揭阳埔田竹笋 汕尾陆河青梅 湛江菠萝 茂名荔枝 阳江豆豉 云浮郁南黄皮 韶关黄金柰李 梅州金柚 清远鸡 河源东源板栗 提交

粤东

汕头狮头鹅,“鹅中之王”

汕头澄海是全国最大的狮头鹅生产基地

澄海狮头鹅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肉质鲜美,入口没有腥味

食用起来非常“丝滑”

营养丰富,鹅肉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很高的药用价值

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狮头鹅。

狮头鹅。

潮州文祠橄榄千年“吉祥果”

橄榄自古以来便物尽其用,其可鲜食

可榨汁、可入药,深受八方食客欢迎

在潮州市潮安区文祠镇,橄榄栽培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良种种质资源丰富,全镇现存百年以上树龄的橄榄树近千棵

文祠橄榄。苏仕日 摄

文祠橄榄。苏仕日 摄

揭阳埔田竹笋,岭南山珍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

在“中国竹笋之乡”揭阳市揭东区埔田镇

鲜笋块肥大、笋肉鲜嫩、乳白色,有光泽

无论用清水蒸煮,或是油焖清炒

都可以给人的味蕾以最直接的冲击

埔田竹笋。揭东宣 供图

埔田竹笋。揭东宣 供图

汕尾陆河青梅,初夏时节的自然馈赠

更无一点殷红色,叶底青梅已可尝

陆河青梅果实大、肉厚,一口咬下去

酸甜多汁,脆脆香香

陆河是“中国青梅之乡”,种植青梅历史悠久

面积广、产量丰、质量佳

富含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

陆河青梅。

陆河青梅。

粤西

湛江菠萝,水果中的佳品

徐闻菠萝的海,是无数人心中的水果乐园

热带季风长年吹拂,年均2078.7小时的阳光沐浴

温润的春雾轻吻,是湛江徐闻菠萝格外香甜的奥妙所在

切开散发出馥郁香味的菠萝

一口下去,酸甜可口,鲜嫩爆汁

湛江菠萝。

湛江菠萝。

茂名荔枝,跨越千年的网红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茂名荔枝有40多个品种,早熟的有三月红

接着白糖罂、妃子笑、黑叶等相继成熟

而6月姗姗来迟的桂味因肉厚核小、清甜脆爽,更受青睐

茂名荔枝。

茂名荔枝。

阳江豆豉,香飘四海

阳江豆豉以豉香醇厚、豉肉松软的风味独树一帜

以优质黑豆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冷却、制曲

发酵、回油等十八道工序,方成一道非遗美味

阳江豆豉。

阳江豆豉。

云浮郁南黄皮,“盛夏的果实”

云浮郁南县是黄皮产业聚集区

有“中国无核黄皮之乡”之称

无核黄皮属于黄皮的一个品种

果实成熟期7-8月

果肉金黄色、果汁多,肉质细滑,品质上等。

黄皮可制成各种美食。

黄皮茶饮、黄皮饼……

炎炎夏日,可以来云浮郁南来一场美食之旅

郁南黄皮。

郁南黄皮。

粤北

韶关黄金柰李,“李中之王”

韶关乐昌是黄金柰李的原产地

乐昌黄金柰李以果大形美、金黄剔透

质脆味甜、清香可口而闻名

相比普通李子,黄金柰李更加清甜爽脆

细腻多汁,口感上弹韧爽脆,糖度更是达到了15%

黄金柰李。

黄金柰李。

梅州金柚,岭南佳果

梅州素有“中国金柚之乡”美誉

每年秋季,是金柚上市季节。金柚味道甘甜清润

惹人垂涎,有较高的药用价

常食柚子,有健胃、润肺等功效

是广东人必备的滋润水果

梅州金柚。

梅州金柚。

清远鸡,声名远扬

清远鸡俗称清远麻鸡,因母鸡背部羽面上

点缀着芝麻大小的斑点而得名

清远鸡多采用放养方式

在竹林中喝水、以小虫为食

因此鸡肉嫩、滑、香

清远鸡还曾走上国宴餐桌

清远鸡。

清远鸡。

河源东源板栗,栗中极品

河源市东源县是板栗生产大县

东源板栗成熟于9月中旬

一级果平均每公斤70粒左右

是“中华名果”

果大质优,色泽油亮

东源板栗营养丰富

风味独特、甜而不腻

可制作坚果

可作菜入汤,养胃健肾

对身体十分有益

河源板栗。

河源板栗。

你还喜欢哪些“土特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推荐,做自己家乡特产的“推荐官”,并有机会参与后期系列推介活动。

【策划】毕式明

【统筹】陈丹佳

【整理】张俊 黄嘉叶 叶彤

【图片】陈锴进 (除署名外)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