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广州湾时期留下大量黄金!湛江地下百年保险柜藏着什么?

南方⁺ 记者

“这座大楼是东方汇理银行广州湾支行旧址,1917年建成,1926年挂牌开业,曾是解放湛江的交火点,弹孔是当年解放军和国民党守军交战时留下的。”中国工商银行湛江霞山支行行长李美泽介绍。

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下午,中国工商银行湛江第一支行人来人往,现代化的叫号机不时语音提醒市民前往柜台办理相关业务。

大楼坐北向南,钢筋水泥砖混结构,外形巍峨堂皇,门前装饰圆柱高大耸立,墙面原色水刷石米略有脱色,窗外防盗网上布满凌乱的弹痕,似乎在告诉世人这栋建筑已经上了年纪。

被授予发行纸币特权的银行

沿着古朴的水泥砖拾级而上,宽阔的大厅映入眼帘。“大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2层,其中一层为金库。”李美泽介绍,“我们现在脚踩的水泥砖,是广州湾时期留下的。”

1899年法国强行租借广州湾后,1925年2月,东方汇理银行广州湾支行在西营(今霞山)成立,这是广州湾第一家近代银行,也是一家为法国殖民当局掠夺政策服务的外国金融机构。

东方汇理银行是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在欧洲以外市场运营的最大殖民地银行,于1875年成立,1875年—1930年期间在欧洲以外市场设立了25家分支机构。十九世纪末,该行先后在我国上海、广州、北京、天津、汉口、昆明、蒙自等地设立机构。

法国历史学者安托万曾在著作中提到,“鸦片贸易于1923年达到巅峰,1918—1924年间匪患猖獗,海关和专卖局累积在白雅特城的大量资金亟须用安全有效的途径转移到河内”。由此也印证了广州湾法国殖民当局多次促请东方汇理银行在当地开业,是为了当地的鸦片贸易及资金积累。

东方汇理银行虽然是一家商业银行,但被法国政府授予在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区发行纸币的特权。1912年,该行发行以法国通商银元为兑现准备的越南纸币,成为法国殖民当局掠夺殖民地财富、盘剥殖民地人民的银行信用工具。广州湾居民把这种纸币称为“西贡纸”“西币”或“安南纸”。

为了进行经济掠夺,法当局明文规定凡向广州湾法国殖民当局纳税、缴交各项费用和交纳罚款,均须使用越南币。广州湾租借地内税目繁多,经常征收的税目有土地税(市区)、田亩税(也称米粮税)、盐田税、门牌税、街市税等,还特别征收赌馆、妓馆、鸦片馆的权益税。此外,法商东洋电灯公司广州湾租界西营电灯局规定,用电户必须以越南币交纳电灯费。

据资料记载,当时某鸦片专卖公司一年给法国当局缴纳税款最多时达650万元越南币。1930年法当局开征汽车通行税、钓鱼执照税和通航执照税等新税项,年收入数万元越南币。法殖民统治者还从赌馆搜刮得大量税款,通过实行赌博专营制,年收入可达4万至6万元越南币。

占地1000平方米的地下金库

“新中国成立后,湛江市政府接管了这栋大楼,后将其作为霞山区政府办公地,接着又在此设立人民银行湛江支行。1984年后大楼一直由中国工商银行湛江分行使用。”李美泽说,“传说当年法国人离开时,在广州湾遗留了180万两黄金,至今没有找到。”

跟随李美泽的步伐,记者穿过了一座狭长的木质楼梯,木质把手下方安装着饰有精巧花纹的钢铁,楼梯下方便是地下金库,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一条狭长的通道连接着两块不同的区域,楼梯底部旁边是验枪区,武装押运人员为防止枪械走火,需在此验枪。

往前走便可看到保管箱库,每个保管箱上有两个锁孔,由租户和工作人员人手一把,使用时需两把钥匙一同插入、转动才能打开,透过密密麻麻的保管箱,当年这一带富商巨贾到此存放贵重物品的场景,仿佛呈现眼前。

保管箱库旁,一个小房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房间的正中位置放置着沉重的保险箱。保险箱后的墙壁上有一处隐秘的通道,据介绍,从这里可通向一楼大厅,是当年东方汇理银行广州湾支行为工作人员预留的其中一个地下室出入口。

百年保险柜和地下通道等待开启

穿过中间走廊来到地下金库另一个区域,在李美泽的邀请下,记者用力推开了厚重的保险门,钢铁特有的坚实触感刹那间传递到手掌,门上锁芯并未生锈,顺滑如新。“这是广州湾时期从法国进口的原装钢质门,一直留存至今。”李美泽说。

脚下,布满尘土的地砖纹理精致,一道道划痕向人们诉说着从前的岁月。在一个高至楼顶的保险柜前,众人停下了脚步。

据介绍,这个保险柜从广州湾时期留存至今,柜身上的钢铁皆由法国进口而来,百年过去,依旧坚实。细看保险柜,便可感受到设计的精巧。柜门上有四个锁孔,靠近把手的两个锁孔为假锁,用于迷惑偷盗者,拖延时间,使武装人员能够及时抵达现场。而靠外的两个锁孔则需要两把钥匙一同插入、转动才能打开。

李美泽说:“这个保险柜我们从没打开过,不知道里面会不会有广州湾时期遗留的物品,很期待打开它的那一刻。”

从地下室出来,众人行至室外,在小院子里找到了一口不起眼的井。井的开口处如今已用水泥井盖封住,井内充斥着水,黑漆漆的,让人不住地联想里面会不会藏着百年前的宝藏。“这是一个地下通道,穿过它可以到达码头。”李美泽说。

据记载,广州湾时期,法国殖民当局在海岸一带建成堤岸码头3处和栈桥码头1处,东方汇理银行在海滩上设有多个货栈仓库。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在民治路和延安路交会处,东方汇理银行广州湾支行旧址依旧巍然屹立,它记载着这里曾经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也默默见证着这里的时代变迁。目前,中国工商银行湛江霞山支行正与霞山区文旅体局一起研究修缮计划,打算将银行旧址作为博物馆并局部向市民开放参观。

历尽沧桑的保险柜与地下通道中,是否隐藏着广州湾时期遗留的物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南方+记者】林日清

【摄影】郭龙碧 刘梓薇

编辑 郭龙碧 李卓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