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西凉马超年少成名,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博罗,也有一位马超。他5岁习武,练就一身功夫;他不遗余力推广太极拳,弘扬传统武术,带教的12名博罗学子参加2022年广东省武术套路(传统项目)锦标赛,抱回了11金7银的佳绩……他就是博罗县陈氏太极拳协会会长马超。
日前,记者来到陈氏太极拳协会武术馆时,马超正在耐心地纠正学生们练功时的基本动作。对于小孩子的武术教学,马超不敢有一丝懈怠。
今年35岁的马超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省温县,受家庭氛围的影响,他从小就对武术产生极大的兴趣,5岁开始学习少林拳,12岁师承陈氏太极拳嫡系传人张东武,开始系统学习陈氏太极拳,曾多次获得国际武术交流赛、全国武术大赛等赛事奖项。
说起与博罗的机缘,马超说,2010年,他受师傅所托来到博罗指导几名学员。没想到,就这样在博罗扎了根。“博罗包容性比较强,这里有道教名山罗浮山,与我从小学的太极拳思想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我就留下来了。”
马超表示,拳谱中说,“(太极)及其至也,亦柔亦刚。”他刚到博罗的时候,不少人对太极拳都有很深的误解,认为太极拳是一种缓慢的运动。而马超打出的太极拳在“柔转刚”的一刹那呈现出极强的爆发力,加上当时的他还稍显稚嫩,不少人都觉得他打的是假“太极”。
要怎么做才能扭转大家对太极拳的认知呢?于是,他自掏腰包开设太极拳公益班,让对太极拳有兴趣的人都过来上课。通过几年时间的理论教学和实地练习,不少人都亲身感受到了太极拳的魅力,对太极拳的看法也逐渐改观。
2016年,他成立了博罗县陈氏太极拳协会,承接了面向社会各年龄层开设的太极拳公益课程,将太极拳文化传播到学校、公园、体育场馆、长者服务中心……期间,有很多慕名前来学习的青少年。如今,马超所教过的青少年学生已超过半百,成年人学生数百人,公益课受益群体过万人。
今年1月,他带教的12名博罗学子参加2022年广东省武术套路(传统项目)锦标赛,抱回了11金7银的佳绩,也为博罗传统武术传承路上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这次的省锦标赛也是以后他们通往更高赛事的一个敲门砖。”马超说。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太极拳是中华传统体育的其中之一。马超介绍,传统武术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以及习练人数、受众群体很广,武术也成为了青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未来,他希望用武术引导更多青少年儿童正念,让更多群体提升身体素质,同时,挖掘更多武术苗子,为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希望我的所学能够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成年人拥有健康的身体,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马超表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