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东数西算”再有新进展:韶关4个数据中心项目获批

快消研究所
+订阅

中国目前正在加快数字化建设。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广东发改委官网获悉,自今年3月起,近一个月时间,韶关4个数据中心项目通过审批,通过审批的企业包括广东电信、韶关云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联云港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韶关曲江联融智算数据有限公司等。

韶关4数据中心项目获批

折合标准机架5.3万架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本次数据中心项目通过审批的企业包括广东电信、韶关云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联云港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韶关曲江联融智算数据有限公司等。而审批规模超过2万架(折合标准机架5.3万架),集中在6-8kW高密机架,PUE值都在1.25以下。

2022年初,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根据工程规划,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将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拟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其中明确在韶关建设数据中心集群。

2022年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同意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政策引导广东全省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数据中心集群集聚,广东省内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给韶关数据中心发展带来机遇。

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规划形成“3+1”的空间结构,3个数据生产中心(一主二副)和1个数字产业孵化中心,其中浈江工业园地块为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生产主中心,曲江白土开发区地块为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生产副中心,莞韶城地块为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生产副中心、数字产业孵化中心。按照其目标,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至2025年底将集群综合承载能力达到50万标准机架规模,成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样板标杆。

韶关市随即启动起步区规划建设,并同步谋划开展大数据产业招商引资等工作。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韶关市组织了两次数据中心项目集中开工及签约活动。2022年8月,韶关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215亿元,分别为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数据中心项目、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项目、中国联通粤港澳大湾区枢纽数据中心集群项目、广东广电网络公司“广东省文化大数据中心项目”、中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韶关集群—中瀚云韶关数据中心”项目。

2022年9月,韶关市举行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第二批数据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包括中联云港数据科技、上海德衡数据科技、广东韶智数字科技、北京首都在线科技、广东云下汇金科技、东莞市康华投资集团、中电鹰硕(深圳)智慧互联7家大数据优质企业,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韶关数据中心行业

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按照今年1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加强数据中心布局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广东省建设数据中心是着眼巩固提升广东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加快建设数字广东的目标,适度超前布局,预留发展空间。到2025年,全省基本形成空间布局科学合理、规模体量与数字化发展需求相适应、算力资源供给结构与业务需求相匹配、绿色低碳和自主可控水平显著提升的数据中心布局。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韶关市完成大型数据中心项目签订投资协议12个,总投资达395亿元,规划建设机架数量36.1万架。而根据当地政府数据,目前有明确意向前往韶关投资的企业超过31家、意向总投资超过2200多亿元。

依据《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方案》的建设定位与要求,结合韶关的实际情况,规划分期目标为: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综合承载能力达到50万标准机架规模数据中心,上架率达到65%;到2030年,数据中心上架率超过80%。

而近期的集中审批5.3万架机架,标志着韶关数据中心行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观察:

三大运营商目前IDC机架总数达134.3万

近日据数据机构科智咨询发布《2022-2023年中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传统IDC业务市场规模达到1368亿元,2021年到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4.5%。在未来三年,传统IDC业务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16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7.2%。

科智咨询研究总监张福林表示,在移动互联网带动下的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以及公有云市场60%以上的增速保证了过去几年IDC市场的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后,随着新基建政策推进以及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等因素影响, IDC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

庞大的市场蛋糕也引来不少“玩家”参与。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IDC行业主要参与者为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第三方IDC运营商、云计算服务商等,不同于北美市场以第三方IDC为主,当前我国IDC(数据中心)市场由三大运营商主导,是供给端IDC的建设主力。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东数西算”工程中,运营商主要承担“算力”和“运力”两大角色。作为算力基础设施和骨干传输网络的提供者,三大运营商近年持续建设了大量IDC资源,且已有的IDC重点布局区域基本覆盖了东数西算中国家枢纽节点的选址、业务定位。

根据近日三大运营商年报,中国移动在2022年持续优化算力网络布局。在算网基础设施方面,“4+N+31+X”(4: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4 个热点业务区域,N:国家枢纽节点 10 个数据中心集群内规划的超大型数据中心,31:各省规划超大型数据中心,X :各地市级数据中心及汇聚机房)集约化梯次布局优化,对外可用 IDC 机架达到 46.7 万架,净增 6 万架;云网协同方面,中国移动云专网骨干网直连局向达到 508 个,累计投产云服务器超 71 万台,净增超 23 万台。根据中国移动《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其算力规模达到 8.0 EFLOPS,2022年净增 2.8 EFLOPS。包括个人市场新业务、智慧家庭增值业务、政企市场行业云、IDC等的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2,076亿元,同比增长 30.3%。

2022年,中国联通完善“5+4(核心)+31(省级)+X(本地 / 边缘)”多级架构,加强骨干网时延领先及多云联接优势,全年算力投资达到 124 亿元。在170个城市实现“一城一池”,MEC 节点超过 400 个;IDC 机架规模达到36.3万架,规模超千架的数据中心覆盖 23 个省;多云协同行业领先,骨干传输时延行业最低,内外部云池连接达到 336 个。

而2022年,中国电信同样聚焦“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加大布局,目前拥有700 多个数据中心和 3000 多个边缘 DC,IDC 机架达到 51.3 万架,机架利用率超过 70%,继续保持“IDC 资源在国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同时建设数据中心互联网络,AZ 间时延小于 1ms。云资源方面,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中心节点,打造天翼云 4.0 自研多 AZ 能力,“一城一池”覆盖超过 240 个城市,边缘算力节点超过 800 个,为用户提供高效集约、超低时延分布式云服务,2022 年新增天翼云算力 1.7EFLOPS,算力总规模达 3.8 EFLOPS,同比增长 81%。2022 年,中国电信天翼云收入达到人民币 579 亿元,同比增长 107.5%,网络安全服务收入达人民币 47 亿元,同比增长 23.5%。


背景

国家发改委:

下一步将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

适度超前布局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球最大光纤网络;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成效逐步显著,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孟玮介绍,下一步将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适度超前布局,加快光纤网络扩容提速、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孔学劭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