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淄博烧烤爆红
很多朋友不远千里奔赴而去
烧烤小哥脸都烤黑了
表示“根本烤不完!”
(这也太火了吧)
其实善于烹饪美食的中华民族
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烤串
而我们岭南地区
也在南越国时期就有烧烤了
食材更是多得难以想象
口说无凭
往下看,有图有真相!
01
“烤串”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下面这件文物,是山东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在这上面就有2000多年前出现烧烤的“铁证”。
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一组),收藏单位:临沂市博物馆
凑近点,给你们放大看看:一手烤串,一手扇风,这不就是我们现代常吃的烧烤吗?
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中,正在烧烤的庖厨。
2000多年前的汉代人,把羊肉、牛肉、鸡肉、鱼肉切成大块,串在籖(qiān)上,架好“燔(fán)炉”,点燃桑木炭,一手执串,一手扇风,等待美食出炉。
这画面竟和现代的烧烤如出一辙,虽然差点“灵魂调料”——孜然和辣椒(当时还未传入),但想来肉串也是外焦里嫩、香味扑鼻。
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中,还有双人烧烤的画面,其中一人烧烤,另一人持扇扇风。
烧烤在中国历史悠久,燔(fán)、炙(zhì)、爇(ruò)、炮(páo)……这些都是古人用来表示烧烤的词。最终他们决定,用“燔炙”统称烧烤美食。
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中,这位庖厨正在切肉。
厨房里除了做烧烤的庖厨,还有人专门从事剖鱼、切肉、烧火等工作,头顶的食物架上还挂着,鸟、猪腿、羊头、牛头、兔等,真是分工明确!
临沂五里堡这一组以庖厨为内容的汉画像石,不仅记录了汉代美食,也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了汉代人的生活,而全国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成为后人了解汉代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物。
马王堆辛追墓巨型椁室北面的头厢里有一张矮矮的漆案,上面摆着全套的餐具,五盘菜、一碗汤、一碗酒,还有几串烤肉串。这和汉画像石庖厨题材的画面相差无几。
02
岭南地区不甘示弱
广东申请“出战”!
有关吃的事情,怎么少得了岭南地区?除刚刚提到的山东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外,我们岭南也有吃烧烤的“铁证”——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铜烤炉。
享受烧烤已有千年
南越文王墓出土的三套铜烤炉,足以证明岭南人对烤肉的钟爱,其中一件鸮足铜烤炉最为传神。
烤炉呈四方形,四角微翘,下有四个鸮形足,鸮足挺立、鸮背顶负炉盘;烤炉稍长的两侧铸有四头小猪,猪嘴朝天、四足撑起,可用于插放烧烤用具;烤炉四壁还各饰有铺首环,这套烤炉装饰巧妙、功能齐全,可谓是把“食”精致到了极致。
这四头小猪造型为最早的烤乳猪实物形象,与史籍记载相互验证,可见当时南越国,已经开始流行吃烤乳猪了。(乳猪:居然被制裁了这么久)
除此之外,还有烧烤叉、炊具、盛酒器、储酒器、储存食物的提桶等等,以及上百个禾花雀、各种海鲜食材的遗骸等,甚至还有和现代非常相似的磨姜器!工具可以说是非常齐全了!
可移动的烧烤工具
磨姜的工具
吃吃喝喝食材多
器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食材同样重要。
在广东省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馆展出的展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食物残骸,包括黄牛、猪、鸡、山羊、鱼、虾等。
其中,贝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又因有些品种较易于捕获,所以食材中贝类居多。
贝类早在渔猎时代,就已出现在岭南人的“食谱”中,先民们还发明了“开蚝神器”。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的“蚝蛎啄”,出土于新石器时期,是水边居民为开启蚝类水生物而发明的一种石质工具。
从外形上看,这是一件打制的尖状石器,附着在礁石上的蚝蛎等贝类生物,就是用这种尖状石器将其敲下来。先人们智慧,在小小的器具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广东烧烤,名号响当当
作为“宇宙尽头都是吃”的广东人,爱吃会吃成为了最显著的标签之一,同时催生了独具魅力的美食文化。
广东海鲜种类繁多,所以烧烤自然以海鲜为主,首屈一指的绝对是湛江“炭烤生蚝”了。
鲜嫩的生蚝带壳放在炭火上,烤出汁水,生蚝的鲜香与蒜蓉的辛香完美融合,十分受欢迎,可谓是广东烧烤霸主,还有汕尾晨洲蚝、阳江程村蚝,也都有一席之地。
除了烤生蚝之外,烤皮皮虾、烤带子、烤鲍鱼、烤扇贝,还有湿辣牛肉,绝对是广东烧烤的创造力证明,牛肉还可以烤成不同的成熟度,烤好后再蘸上小料别有一番滋味。
介绍了常见的街头烧烤,粤菜“当家菜”之一的烤乳猪(脆皮乳猪),必须拥有它姓名!
一只合格的烤乳猪,必须要挑选皮薄但躯体丰满的乳猪来制作,这样烤好的乳猪外皮油亮,呈大红色,皮酥肉嫩,入口奇香,是岭南地区喜庆场合,必不可少的餐桌主角。
各地烧烤百花齐放
烧烤种类繁多,味道别具一格,很多网友纷纷为家乡美食申请“出战”,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美味烧烤!
上下滑动查看↓
03
烧烤为什么如此诱人?
香喷喷咔滋脆,谁能不爱烧烤呢?但你有没有想过,同样的食材,为什么“烧烤”这种做法更诱人?
我们日常摄入的各种肉类中,含有不计其数的化学物质,比如各种氨基酸、酯类、肽类、维生素、含硫化合物等。
当处于生肉状态时,这些物质没有味道或发出腥膻味;一经烹调,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在烹饪加热的过程中,这些物质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当温度较高、受热时间较长,生产的香气物质会有所增加。
美拉德反应是其中的主要途径之一:肉中的羟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发生缩合、聚合、环化合等反应,生成醛类、酮类、醇类、胺类、酮醛类等物质。
这些化学反应产物让食物散发出迷人的香味、以及食物表面焦糖般的色泽,烧烤就有这样的优势。
烧烤过程中,食物发生的糖类热解、油脂分解、氨基酸分解等也会产生一些香气物质。
然而,跟香味结伴而行的还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和致癌物。高温、低水分、时间长这三个条件,在美拉德反应的催化下,使得一种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的杂环胺产生。
除了烧烤,过度油炸、煎制等烹饪方式同样具备温度高、水分低、烹调时间长的特点,也会带来同样的结果。
04
好吃但别贪吃
这样的烧烤容易致癌
烧烤中含有的苯并芘(běn bìng pí)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物。
食品加工过程中受到的污染、包装材料污染、环境污染等,是食品中苯并芘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厨房油烟、油炸过度或烧焦的肉类,都可能产生苯并芘。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曾联合浙江大学教授开展了一项对照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长烤出来的鸡翅中,致癌物苯并芘的含量。
实验人员从市场上随机购买了鸡翅,分别用电烤箱在180摄氏度、230摄氏度烤制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将鸡翅去骨,放入机器打碎,通过专业方法测定苯并芘含量。
结果显示,刚烤熟的鸡翅未检出苯并芘,越糊的鸡翅苯并芘含量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烧烤产生的烟雾中苯并芘含量更高,因此应尽量避免用明火烧烤。
可以选择电烤的方式,并在烤串时注意火候,烤熟了再吃,不要特意追求烤焦之后的肉香,不建议高温烹饪或将食物直接放在炭火上烤制。吃烤串、烤肉时尽量切掉烤煳发黑的部位。
05
如何健康撸串?
注意这7个原则!
偶尔吃一两次烧烤,怎样才能将它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除了用电烤外,专家还建议你做好以下几件小事。
食材腌一下
有研究表明,将肉类食材提前用大蒜汁、桂皮粉、迷迭香、柠檬汁、番茄汁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调味料腌制一下,有助减少致癌物的产生。
多搭配蔬果
吃烤串时,最好搭配新鲜水果和蔬菜一起食用。果蔬中的膳食纤维可吸附杂环胺,降低其活性;其中的功能性植物化合物,可对杂环胺的作用产生抑制效应。
可以用洗净的绿叶菜裹着烤肉吃,或用紫甘蓝、西兰花等拌个凉菜,饭后再适当吃些水果。
控住主食量
烧烤店一般都提供烤饼、炒面等,能量较高,不妨选择玉米、土豆片,或非油炸的馒头片、面包片,或吃些含有膳食纤维的粗粮。
不要选肥肉
烧烤时,肉越肥产生的致癌物质越多,因此,多选鸡、鱼、虾和瘦肉等,吃前用吸油纸或厨房用纸,擦掉食物表面的油。
别刷太多酱
酱料是提香的关键,厨师一般都会刷不少,导致肉含盐量较高。烤前最好叮嘱厨师少刷酱。
别在路边吃
路边车辆、行人来往比较多,汽车尾气和空气中的粉尘,很容易直接落到肉串和调味酱料上。
吃完换衣服
人要尽量远离烧烤炉,避不开的话,最好坐在上风向,减少接触油烟的机会。吃完烧烤应尽快洗澡并清洗衣物,减少“二手”油烟的危害。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家自己烧烤,家中燃气灶使用的多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其燃烧需要大量氧气,直接在上面烧烤可能损坏燃气灶,造成燃气泄漏。家用抽油烟机也不适合直接用于烧烤排烟。
当然,也不建议在家中使用炭炉进行烧烤,如果通风不好,或使用完没有彻底冷却熄灭,很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
最后还是要叮嘱大家
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
喷喷香的烧烤谁不爱呢?
但身体棒棒才能吃嘛嘛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