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为期两天的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暨福布斯中国创投高峰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堂正式开幕。从化区以“绿色崛起 智造从化”为主题举办分论坛。为展现从化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优势,吸引更多资源企业来从投资,从化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从化区重点企业专访,聚焦从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高质量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广州亨龙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深耕技术领域
力争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广州亨龙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亨龙公司”)目前坐拥两大核心技术——“电阻焊”和“铆接”,在金属连接业这个细分市场,亨龙公司已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拥有与任何一家同行竞争的实力与底气。
构建亲清政企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
扎根从化20余年,老牌企业亨龙公司交出的成绩单亮眼十足。一手创立公司的邹春芽董事长带领企业一路披荆斩棘,从只有6亩地的厂房,增资扩产到如今的80多亩,建设面积54000平方米,现有员工393人。
“在从化发展几十年,从项目备案、手续办理到竣工竣产,以及后续的税收奖励,政府提供保姆式指导服务,从未遇到过‘卡脖子’的情况,一切按照规章流程办事,高效简洁,营商环境一流。”对企业来说,政府办事效率高,项目备案手续简化,加快建设速度就意味着节约实打实的建设成本。邹春芽提到,新基地项目建设时,工地也曾面临各种问题,但都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下及时得到解决。政策保驾护航,经济多项支持,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十足的支持,企业亦信心倍增,以排除万难的勇气与担当,专注经营发展回馈社会。
如今,从化进一步推出“1+3+5+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邹春芽表示,这是政府对于产业发展的纲领性、体系性文件,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希望能不断落地,细化成为执行方案,一步步使从化变得更加美好。
捋通上下游企业
打造优质产业链
从生态文明高地迈向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从化的生态优势正不断转化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力,不断催生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从化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净土,是个天然氧吧,与健康产业对应,优质的办公环境对企业员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背靠绿水青山,把流溪河沿岸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环境,统筹社会多方面力量发展教育医疗,进一步发挥城市功能,相信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我很有信心。”目前,亨龙公司铆足干劲,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发力。在智能装备制造业方向,邹春芽表示,希望有关部门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进驻,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园区,完善配套功能。例如在汽车产业板块,亨龙公司正加紧与广汽的合作沟通,希望能引进广汽等车企项目落地从化,打造优势产业的优质配套产业链。
“去年产值2.2 个亿,今年的目标是3.5个亿,这是压力亦是动力。”邹春芽表示,目前亨龙公司亦在努力开拓俄罗斯等海外市场。未来三到五年是高端制造业的春天,亨龙公司将按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政策导向,一如既往地深耕技术领域,服务更多的国内外高端客户,提供节能、绿色、低碳、先进的焊接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将力争由现在的“隐形冠军”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助力从化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坚持创新驱动
助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聚赛龙”)扎根从化25载,是一家专业从事改性塑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通用改性塑料、改性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热塑性弹性体、塑料合金等产品系列。产品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气、卫浴、5G通讯、医疗、建材、安防等国家支柱性产业领域,客户“朋友圈”涉及美的、格兰仕、苏泊尔、东风汽车、丰田汽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多年来,聚赛龙凭借默默耕耘的韧劲和追求创新发展的干劲,匠心铸造专业高分子材料,致力于填补国内新材料领域空白。2022年3月14日,聚赛龙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这是聚赛龙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也为从化优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打开新局面。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就职于中石化北京燕化树脂研究所,专门从事改性塑料研发工作。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被公派在广州一家联营公司做技术厂长,遂与广州结下了缘分。”聚赛龙公司董事长郝源增说,从化作为广州的后花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从化温泉更是远近闻名,成为不少人心中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家电产业在广东迅速崛起,然而家电用改性塑料产业在国内几乎一片空白,成为当时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环节。面对当时的大环境,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下,郝源增和妻子分别辞去了当时在北京的工作,决定自己创业,开辟一片天地。
面对人生的赛道转换,选好起跑点尤为关键。经过反复考察,郝源增认为从化的青山绿水对他来说依然极具吸引力。1998年,郝源增在从化成立了聚赛龙公司,公司成立后推出的家电用系列改性塑料产品,直接替代了韩国日本等国家的进口材料,实现了家电用改性塑料的国产化,“聚赛龙”牌家电用改性塑料产品获得巨大成功,从此聚赛龙就在从化扎下了根。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聚赛龙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瞄准行业前沿技术,不断将前沿技术运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中,保持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些因素综合促使公司技术与产品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目前,聚赛龙拥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专业背景扎实、创新能力强、人员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公司针对高分子材料产业化过程的特殊需求,建立了包括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的技术研究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建设、优秀的研发团队组建和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公司形成了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公司先后搭建了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广东省工程塑料高性能化(聚赛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州市热塑性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基地等高水平研发平台。
依托专业的研发团队和公司不懈的研发投入,聚赛龙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取得了大量成果。截至目前,公司主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79项,广州市重点新材料认证2项,获得了61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1项美国专利授权,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6项,并有十余项技术获得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进步奖嘉奖。2021年,聚赛龙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标志着聚赛龙在前沿技术先进性、业务扩张规模性以及发展质量示范性等多方面获得国家、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认可与肯定。
“我们始终认为,对于一家制造业企业而言,持续提升的产品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国内新材料产业仍然存在非常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国内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高端市场、高端应用和创新产品方面大有可为。”郝源增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属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当前,从化区把新材料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并推出“1+3+5+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大大提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立足未来,聚赛龙将持续深耕主业发展,依托广州高校资源,重点在新能源、光伏、低碳环保等领域加大投资研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力量推动公司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通过高水平创新平台的建设、自动化制造平台的搭建、经营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行业和区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广东东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探索传统制造业发展新路径
为高埔创智谷建设提速赋能
顺兴绿色建材创新产业园(顺兴绿色建材创新产业链条建设基地)位于从化区南部高埔创智谷,与黄埔区、白云区交界,是广州中新知识城高新企业制造功能核心承载区。项目将充分利用从化广州半小时经济生活圈、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生活圈的交通优势,产业发展贯彻“一产自主投资,一链多维度招商”总体发展策略,即在高端机制砂及延伸、深加工生产线领域由广东东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升集团”)全面投资建设,并引入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率先建设培育园区氛围、聚集企业人气。
顺兴绿色建材创新产业链条建设基地效果图
绿水青山是最大的优势和吸引力
东升集团总裁赖志光表示,从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核心区,拥有优越的环境,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2022年东升集团的“顺兴绿色低碳矿山创新示范基地”入选了广东省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区示范项目,从化区全力以赴守护一方绿水青山,用实际行动书写广州北部的“绿肺”担当。从化作为“广州后花园”,青山绿水为东升集团全生命周期矿山的文旅建设创造了条件。
从化作为广州北部的交通枢纽,有多条高速公路主干线穿越境内,至广州中心城区及各大交通枢纽仅约40分钟车程,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顺兴产业园项目所在的高埔创智谷半个小时直达从化区、黄埔区、白云区各工业核心区域,享受三区产业人才红利。
“今年2月,从化区紧跟省、市的决策部署,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从化实践的重要任务,按照生态为本、产业强区、绿色发展的思路,高质量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让我们企业感受到了从化时不我待,聚力发展的魄力与胸怀。”赖志光说。
展现民企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东升集团扎根从化发展20多年,通过不懈努力,在产业发展领域,致力于太平镇项目周边的产、城、人环境建设,积极支持飞鹅村振兴发展,建设完善服务园区、乡村以及整个太平片区的各项配套。到2031年矿山闭坑后,还将活化利用顺兴资源,在涵养复绿后推动其向矿山文旅特色产业进发,为绿美广东增绿添美,为区域持续性地提供就业机会。
在公益慈善领域,借助与区慈善会、从化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区志愿者协会的深度合作,通过“东升童筑未来”专项基金,支持“童筑未来”公益项目2.0运营。“童筑未来”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创新乡村振兴模式,开展乡村留守困境儿童帮扶、支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支援乡村学校发展等举措,助力“乡村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真正实现从扶贫到扶智。
全力推进顺兴绿色建材
创新产业园落地建设
赖志光表示,作为从化在地企业,对“1+3+5+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推出备受鼓舞,这是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最好体现。多年来,从化地方政府、领导班子持续深化与企业沟通联系,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不断提供更便利、更全面的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东升集团在从化的未来愿景,是基于核心业务巩固的久久为功,是从建企一地造福一方走向共同富裕美丽乡村的干劲。”赖志光表示,在从化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升集团将持续探索传统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发展新路,发挥广州市“链主”企业优势,拓展新发展板块,全力推进顺兴绿色建材创新产业园(顺兴绿色建材创新产业链条建设基地)落地建设,实现先进制造业与产业链、供应链的高度融合,率先高标准打造发展载体,为高埔创智谷建设提速赋能,通过不断的努力,作出东升表率。
顺兴绿色建材创新产业链条建设基地效果图
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政企联动
打造务实型科技创新产业载体平台
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联东集团”)创建于1991年,是一家专注于产业服务和园区运营,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团。旗下核心企业——联东U谷,在全国83座城市投资运营产业园区432个,引进、服务新兴制造业和科技型企业超过16000家。目前,联东集团正在加强对一线城市和GDP万亿规模城市的布局,多数项目分布于国家级、省级高新区或经开区等重点产业区域。而从化作为广州重要的产业承载片区,和联东集团的投资布局方向高度吻合,联东集团将继续积极紧跟从化的招商引资步调,合作共赢。
联东U谷·从化明珠专精特新园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联东集团已连续11年获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指研究院等机构颁发的“中国产业园区运营优秀企业”和“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优秀品牌”荣誉,成为行业领军品牌。今年年初,“联东U谷·从化明珠专精特新园”项目在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明珠工业园正式摘地开工,项目积极布局园区招商,以“专精特新”为企业培育方向,专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医疗器械、医美器械等方向的研发与制造环节,吸引、聚集专业工业4.0系统方案集成商、工业设计机构、工业软件设计机构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着力打造以“高技术制造、研发中试、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应用”为核心功能的务实型科技创新产业载体平台。
“从化拥有良好规范的营商环境、前景广阔的产业要素环境、宜产宜居的自然环境,以及在电子信息、医疗医美等方面的产业积淀,我们坚信,在当前经济高质量的大背景下,从化将会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联东集团副总裁、大湾区总裁俞进说道,“联东U谷·从化明珠专精特新园”项目将严格按照联东集团提出的“五好园区”(位置好、产品好、服务好、邻里好、口碑好)的标准打造,用更好的城市界面、更好的产品形态和更优质的硬件配套,打造好产品来服务优质的先进制造企业。
此外,联东U谷将积极打造数字化软实力,加快建设并做优产业生态圈。“我们构建了‘两院四平台一矩阵’服务体系,从线下到线上、由谷内到谷外,用数字化重塑产业组织和园区运营的核心能力,全面向服务科技转型。”俞进介绍道,“两院”即联东产业研究院与联东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解决了产业精准定位和产品精准匹配的问题;“四平台”即数字化产业研究平台、数字化招商平台、数字化园区管理平台和链上U谷,解决了精准招商、精准管理、精准服务、精准交易等问题,更好地服务政府与科技企业;“一矩阵”即金融服务矩阵,通过谷内谷外金融资源,以科技金融赋能企业成长。
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从化还出台了“1+3+5+N”产业政策体系,向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发展、全要素需求的政策支持。“我们一直高度关注从化先进制造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从化在产业要素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无论力度还是适配度,都为联东集团正在招引的客户企业提供了性价比很高的优质落地机遇,特别是在人才和厂房购置等层面,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迁入积极性。联东集团的发展是打造最具影响力的产业服务平台,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和从化并肩前行,高质量服务企业。”俞进说。
接下来,联东集团将一如既往地保障好园区景观品质和入园企业环保合规工作,在“绿美从化”的目标下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一起围绕从化区的“生态为本、产业强区、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既充分发挥好从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家底优势,又坚持系统性的产业发展,助力从化高质量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文字:赵夏 江楚君 李烨威
图片:邝健华 部分为资料图片
编辑:黄丽敏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