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早,苏区梅州处处涌动青春蓬勃生机。在重大项目施工现场、在田间地头,梅州青年撸起袖子,苦干、实干,积极响应梅州市委、市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号召。
5年来,团梅州市委共招募1261名全国知名高校研究生、本科生到梅州开展志愿服务;5年来,组织“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共计64000人次参与,示范带动更多农村青年创业致富;5年来,累计筹集善款2028.4万元用于资助1304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强化引领力
推进共青团改革见效
日前,梅州共青团组织召开全市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现场观摩会,赴梅县区现场观摩县域共青团改革先进做法,交流探讨“梅县经验”。
在梅县区云电商生态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青年之家”,云电商团委结合梅县区电商产业现状及特点,有效服务电商企业“孵化”成长,为广大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创业培训和生活关怀,成为梅县区聚焦加强“两新”领域团组织和枢纽型“青年之家”建设的典型案例。
在梅县区云电商生态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青年之家”交流座谈。
“云电商团委成立以来,坚持青年导向,增强青年获得感,结合时代发展、企业实际、青年需求,不断深化‘青’字号系列品牌工作,整合多方资源常态化开展电商培训,2018年以来,共举办青年电商培训班9期,培训青年700多人次。”云电商团委书记陈佳媛介绍,目前云电商累计为参与“展翅计划”的大学生提供了455个优质实习见习岗位。同时依托“青年之家”、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等阵地,举办单身青年嘉年华活动,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凝聚、引领、服务行业团员青年。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梅州共青团坚持改革规划引领,推动市委出台《梅州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建成专兼挂结合的团干部队伍。全市111个镇街通过换届共配备1203名团委委员、65名挂兼职干部、27名社工,74个团委实现由年轻的党政班子成员兼任团委书记并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
在梅江区碧桂园社区,团梅江区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团建,在碧桂园社区积极推进人员、项目、阵地、资源“四位一体”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开展“青年+社区”青春行动,创新打造“四青四联”的青年工作品牌。
该社区成立了“社区青年议事会”,由“1名社区党员干部+1名社区团干部+N名青年骨干”构成,定期组织“线上+线下”交流,通过走访、微聊等方式,聚焦居民所需、青年所需、社区所需,形成“项目清单”,利用党团日活动、志愿服务行动日等为居民群众处理困难事、烦心事。
强化组织力
引导青年投身乡村振兴
“当前梅州正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全力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人才,比任何时候更渴望人才。呼吁线上线下的同学们了解梅州、关注梅州、扎根梅州。”在日前召开的2023年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山区)计划、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梅州市招募宣讲会上,梅州共青团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梅州市情及梅州市西部(山区)计划、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工作情况。
乡村振兴志愿者出征仪式,团市委书记廖琼慧为志愿者代表授旗。
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共有7批次132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梅州服务,有效缓解基层人才短缺的局面,为梅州振兴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当前,梅州正昂扬奋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需要更多的青年投身其中。
近年来,梅州共青团积极为青年到乡村基层服务锻炼搭建舞台、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澎湃力量。
乡村振兴,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
在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的梅州市广顺海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来自山西和内蒙古的赵嘉威和刘云秋夫妻俩,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夫妻俩负责养殖的是有“肉中之王”美誉的安格斯牛,刘云秋在养殖场担任场长,主要负责统筹牛场所有事务,是“牛司令”;而赵嘉威是兽医主管,主要负责兽医技术等工作,是“牛医生”。夫妻俩相互配合,干劲十足。
“十年前我们选择了农业,毕业后又选择了回到基层,选择了养殖肉牛,我觉得我们是做了正确的选择。”刘云秋说,“目前国家牛肉缺口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能在肉牛养殖业做出点成绩,为乡村奉献自己绵薄之力,何其荣幸。”
赵嘉威和刘云秋夫妻俩的事迹表明,乡村振兴于青年而言,是挑战,亦是机遇,只要敢为,就有可为。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不仅要“引”,更要“培”。如何培育乡村人才是近年来梅州共青团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梅州共青团已连续5年线下举办9期“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共培训1700多人次,为即将服务基层一线的青年人才提供经验和智力支持;线上组织“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共计6.4万人次参与,示范带动更多农村青年创业致富。
与此同时,梅州共青团主动承接“百名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梅州行”活动,围绕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以及如何吸引更多人才来梅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集中培训、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项目,为梅州汇聚人才资源打下基础。
广州美术学院到梅州市平远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强化服务力
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3月21日上午,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梅州分公司“青年之家”揭牌仪式暨“2023年青青悦读”启动仪式在梅州移动生产调度中心举行。
“青年之家”小阵地,服务青年大作为。近年来,梅州共青团着力推进“青年之家”建设,为广大青年提供文化学习、体育休闲、志愿公益、创业就业等各类服务,打通联系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
为服务青年成长,梅州共青团以青少年普遍性需求和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突出梅州特色和共青团工作实际,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方式方法,打造了“梅州青年薪火公益”“青青悦读”“淘偶会”“两帮两促”等系列品牌活动。
“在我们因学费发愁之时,‘助星圆梦’计划为我们撑起蓝天,众多爱心团体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让我们圆梦大学,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黎远烽是梅州市“助星圆梦”计划的受助者,因为资助重新唤起了对未来的期望,他说,将用知识和能力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对社会和对家乡有所作为的好青年。
凝聚薪火,筑梦前行。5年来,“梅州青年薪火公益”累计筹集善款2028.4万元用于资助1304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开展梅州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两帮两促”行动,选拔157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对有学习困难的贫困青少年开展家访和学业辅导;对260名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免费全面检查;争取200万元专项资金为梅州低保困难家庭唇腭裂儿童实施“微笑娃娃”唇腭裂儿童救助项目。
“乡村青少年”夏令营活动。
“乡村青少年”夏令营活动。
持续擦亮“青青悦读”品牌活动。通过“1+1+1+N”的模式,共建爱心图书角。已完成20家学校9020名山区学子的对接互助,共募书籍147000册、运动器材21000件。
“圆梦计划”争取资金260万元帮助700名新生代产业工人提升学历,弥补青春遗憾。
团市委发挥自身优势,广泛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社会化运作方式,开展“淘偶会”品牌活动,为全市各界单身青年打造联谊交友平台。2017年以来,活动共计举办43期,直接服务单身青年6956人次,意向配对368对,结婚58对……
青年强则国家强。梅州共青团始终把服务青年发展作为基本职责,在推动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优化青年成长环境、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上下苦功,求实效。
香港梅州社团总会访问交流团近1000名团员到梅州,开展以“寻找家乡故事”为主题的访问交流活动。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凝聚青年力量、服务青年发展、引领青年成才。”梅州共青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记者】魏丽文
【通讯员】赖露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