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沅陵籍著名剧作家石煌远作词的《梦入桃花源》走进神秘西藏林芝桃花林
视频拍摄 / 包装制作:金玲
粤藏同行 . 聚力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级非遗“岭南传统天灸疗法”落户西藏林芝
记者 | 梁伟明 ( 林芝广播电视台)
图 | 苏成 ( 林芝市藏医院 )
针灸(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广东省广州市传统医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治疗过程采用纯天然绿色草药,简便、安全,价廉、疗效好,适合岭南气候和发病特点,具有鲜明岭南地域特征。天灸疗法所包含的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等中医理论,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阴阳统一”等思想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多次开展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非遗课、节庆活动、非遗开放日、非遗夏令营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宣传推广岭南传统天灸疗法,让群众公益参与活动的体验。
(图片来源:广州非遗官方微信公众号)
林芝是广东援藏对口地区,两地有着近30年深厚的友谊。据广东省第十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干部、林芝市藏医院副院长袁锋介绍,为进一步推动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促进粤藏中藏医文化交流交融,有效推动民族医药全面发展,这次在林芝举办系列医学交流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医学界知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推动。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名中医“符文彬教授名中医工作室”,“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传统天灸疗法林芝市藏医院传承基地”在林芝揭牌,林芝市藏医院杨晓东书记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柯忠副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张建华书记、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副院长、林芝市卫生健康委边巴卓玛书记与王洪举主任、黄昊健副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活动现场举行了“拜师符文彬教授”仪式,林芝市藏医院罗杰院长、外治科普布色珍、内科洛桑曲吉拜师符文彬教授。同时,广东省中医院符文彬教授针灸学团队与林芝市藏医院签订了《林芝市藏医院引进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协议书》,标志着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将扎根雪域高原,更好地造福百姓。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推荐官、资深媒体人金玲受邀随前往林芝,她通过手机直播,与广大网友共同见证粤藏推动林芝中医藏医事业发展的重要时刻。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名中医符文彬教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蒋丽副主任;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宁百乐副主任通过手机直播向广大网友普及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知识和非遗传承保护,并热情回答网友关于天灸疗法的各种提问。比如,贴“天灸”有什么好处?林芝的气候条件是否适用?三伏天贴天灸真的那么神奇吗?能包治百病吗?哪些人适合贴天灸?天灸要贴多长时间?贴天灸后要哪注意哪些事项?等等。截止发稿,该活动在主流媒体平台直播(含回放)总场观超过50万+人次围观、点赞,同时在线最高峰3.3万人次围观,引发网友热议。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岭南传统天灸,是广东省最具群众基础的中医传统疗法,它的传承应用与发扬和司徒铃教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司徒铃教授的真传弟子符文彬教授主持了岭南传统天灸的临床研究和拓展,他是天灸的第三代传承人,如今天灸传承的接力棒已经交到第五代的徒子徒孙手上。由于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推广,为四川、海南、新疆、山东、河北、广西、湖南、青海、宁夏、广东、香港及东南亚国家等各级医疗机构培训了大批学员,使岭南传统天灸这一传统的民间医学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广东省第十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干部袁锋作为符文彬教授的学生,紧跟老师步伐,积极传承和弘扬这一中医瑰宝。袁锋副院长来到林芝后发现,由于林芝地处高原,天气寒凉,加之降水丰富,湿气偏重,故而寒湿夹杂,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以及消化道疾病发病率偏高,而这些疾病也是天灸预防、治疗的主要病种。因此,经袁锋副院长与导师符文彬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及林芝市藏医院领导沟通、请求,最终促成岭南传统天灸落户林芝市藏医院。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名中医“符文彬教授名中医工作室”,“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传统天灸疗法林芝市藏医院传承基地”在林芝揭牌。
拜师仪式(敬茶)
广东省中医院符文彬教授针灸学团队与林芝市藏医院签订了《林芝市藏医院引进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协议书》 。
现场医务工作者鼓掌祝贺。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名中医符文彬教授接受采访并答网友问。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蒋丽副主任接受采访,答网友问。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宁百乐副主任接受采访,答网友问。
知名专家学者齐聚“第二届粤林中医藏医发展学术论坛”
由广东省中医院、林芝市藏医院共同主办的主题为《中医藏医治疗心身疾病和疼痛的传承创新》——“第二届粤林中医藏医交往交流学术论坛”在林芝举行。广东、青海、四川、西藏自治区多地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学术成果。论坛由林芝市藏医院罗杰院长主持,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的符文彬教授、西藏藏医药大学明吉措姆副教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次旦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义凯教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刘星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蒋丽副主任、林芝市藏医院扎西平措副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宁百乐副主任、吴倩副主任等作各自领域的专业学术交流。由于特殊情况,青海省藏医院兰科加主任医师未能来到现场,通过视频连线云上与大家现场分享《藏医疫病六大感染途径与三期诊治方法》。
“第二届粤林中医藏医交往交流学术论坛”在林芝举行。
林芝市藏医院杨晓东书记主持论坛。
医务工作者认真聆听广东、青海、四川、西藏自治区多地知名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分享。
广东省中医院的符文彬教授作题为《针灸疏肝调神在心身疾病与疼痛中的运用》学术交流。
西藏藏医药大学明吉措姆副教授作题为《论藏医心理学理论和诊疗特点》学术分享。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次旦副主任医师作题为《浅谈藏医金刚棍疗法和疗效》学术分享。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义凯教授作题为《颈椎的解剖与临床》学术分享。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刘星教授作题为《针刀从颈论治亚健康状态的探讨》学术分享。
广东省中医院蒋丽副主任作题为《中藏医论治失眠》学术分享。
林芝市藏医院扎西平措副主任医师作题为《藏医对身心疾病的认识》学术分享。
广东省中医院宁百乐副主任作题为《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传承创新与推广应用》学术分享。
广东省中医院吴倩副主任作题为《精灸技术的概念与临床应用》学术分享。
林芝市藏医院院长罗杰、副院长单巴旺久主持“第二届粤林中医藏医交往交流学术论坛”学术交流。
现场医护工作者认真听取名家学术交流分享。
青海省藏医院兰科加主任医师未能来到现场,通过视频连线云上与大家现场分享《藏医疫病六大感染途径与三期诊治方法》,现场直播实况截图。
第二届粤林中医藏医交往交流学术论坛会在林芝圆满落幕。
会上,大家积极讨论,一致认为,林芝市素有“藏医藏药文化发祥地”“藏药材天然博物馆”之美称,得天独厚的藏药材自然资源孕育出来林芝光辉灿烂的藏医药文化。而广东的传统中医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并且广东地处岭南沿海,雨水丰沛,自古以来就是极其重要的中药产地,中医文化早已深入骨髓、融入血脉,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岭南中医文化。粤林两地中医藏医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更有利于增进了解,有利于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广东医疗援藏为林芝群众免费“问诊把脉”
林芝号称西藏江南,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始于2002年,是林芝地区发展旅游的一张大名片,林芝独特的文化和秀丽自然的风光吸引了来自全球四面八方的游客。
过去,西藏医疗条件相对滞后,当地群众看病成问题,去年8月,非遗推荐官金玲前往林芝参加非遗文化交流,专程探访当地工布民歌非遗传承人达杰老师,他说要把最美的歌儿唱给最可爱的广东援藏队干部听,因为广东援藏队治好了他久病多年的脚。这次,金玲再次随义诊队来到林芝,她感慨万千,林芝是个好地方,她将不遗余力宣传推广粤藏非遗文化。
非遗推荐官金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义凯教授到达林芝的当天,不顾旅途劳累,放下行李后马不停蹄前往林芝市藏医院,在外治科与医务人员亲切交流、传道授业解惑。听闻广东医学专家来到藏医院,当地群众纷纷前往求诊,李义凯教授细心地为患者义诊,获得当地群众好评。
随后,粤林两地专家义诊团队前往米林县丹娘乡丹娘村为当地群众免费义诊,前来就诊的群众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米林县丹娘村坐落在雅鲁藏布江地带,气候寒冷,风沙大,湿气重,当地群众常年在此环境下劳作,导致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偏头痛等疾病发病率高。群众对医生的到来十分欢迎。
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副院长克服高原缺氧导致的高反以及连日奔波带来的劳累,积极带头投身到义诊队伍当中,热情地为当地百姓诊病。一位阿姨罹患右侧肩关节疼痛,手臂活动受限,无法上举,连基本的梳头动作都做不了。杨志敏副院长耐心地询问病情,认真地为她把脉、看舌苔,然后用特色针刺手法给她在前臂扎了几针,行针几分钟后,阿姨原本抬不起来的手臂已经能举过眉梢,开心的笑容在她脸上绽开。旁边群众看到杨志敏副院长针法的疗效,纷纷要求看诊,杨志敏副院长一一为群众解决病痛。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刘星主任的诊桌前来了一位老奶奶,她身着厚厚的工布特色服饰,走路极其费力,看得出她的腿痛的厉害。当她把裤脚拉起来的时候,让刘星主任着实吃惊,只见她的右小腿静脉曲张极为明显,静脉迂曲粗大。刘星主任认真查看病情后,用第二掌骨全息诊疗法为她针刺。经过针刺,老奶奶的疼痛有明显减轻,但是刘星主任考虑到她病情的严重程度,耐心地跟她解释了病情,建议她必要时到专科采取手术治疗。一位警察的小孩反复嗓子痛,刘星主任给小朋友认真把脉、察看舌苔,然后开具中药处方。
林芝市藏医院袁锋副院长带领外治科医生也积极参与到义诊活动中,为群众针灸治疗。白珍医生帮忙沟通、协助杨志敏副院长治疗,红花医生和普布色珍医生为村民把脉、开方,朗岗医生和曲桑护士负责为村民测量血压、发放藏药。此次义诊累计接诊136人,针灸51人 ( 其中颈椎病患者12人,肩周炎8人,偏头痛10人,风湿性关节病患者21人),测量血压85人,发放3000多元的藏药常用药物。
义诊结束后,当地群众为义诊队献上最珍贵的礼物哈达,表达感激之情。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副院长在从丹娘村返回林芝的途中表示,今后要多开展这样有意义的义诊活动,踏踏实实地为当地群众健康着想,真真切切把医疗技术送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并鼓励医疗援藏队员要组织医务工作人员教会各村的村医扎针灸的技艺,只有更多村医学会针灸,才能更好的服务当地群众。
组图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义凯教授在林芝市藏医院外治科与医务人员亲切交流、传道授业解惑。李义凯教授细心地为为赶来求诊的患者义诊,获好评。
粤林两地专家义诊团队前往米林县丹娘乡丹娘村为当地群众免费义诊。
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副院长耐心地为罹患右侧肩关节疼痛,手臂活动受限,无法上举,连基本的梳头动作都做不了的阿姨询问病情,并为她针刺。
白珍医生帮忙沟通、协助杨志敏副院长治疗。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刘星主任认真查看老奶奶右小腿静脉曲张病情,用第二掌骨全息诊疗法为她针刺。
林芝市藏医院袁锋副院长带领外治科医生积极参与义诊,为群众针灸治疗。
红花医生为村民把脉、开方。
普布色珍医生为村民问诊、开方。
朗岗医生和曲桑护士负责为村民测量血压、发放藏药。
排队的村民、小朋友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涨知识】岭南传统天灸疗法:
根据太阳历的节气理论中有“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在一年的气候中,“冬至”和“夏至”是阴阳转化、寒热交替的两个转折点。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复生,阴气开始消退,到了夏至,阳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从夏至开始,阴气开始复生,阳气开始潜藏,到了冬至,阴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潜藏于内。《灵枢·岁露论》曰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素问 ·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 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生成本原,“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同样有着阳升阴降、阴阳转化的过程。《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还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者藏精而起极,阳者卫外而为固,阴阳平衡协调是人体生存的前提。广东省中医院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根据人体阴阳消长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法于四时”,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统一,遵四时变化而预培人体之阴阳,即“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在一年中之长夏与冬季里选取两个节令进行岭南传统 天灸,促进人体阴阳转化的过程,以改善体质、防治疾病,即所谓的“夏养三伏,冬补三九”,顺应天时,进一步提高了天灸疗法的临床疗效。
责任编辑:小彩
审核:王葳
( 南方+——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