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宝贵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和文明的象征,就像一座座“绿色古董”,支撑着历史延承,承载着文化底蕴,丰富着城市内涵,给城市带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作为中国的荔枝之乡,高州市根子镇有着极为悠久的荔枝文化,而位于根子镇柏桥村中的荔枝种植园,更是保留了许多年代十分久远的古荔枝树,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老荔枝树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被人们称为“荔枝博物馆”。
荔枝(千手观音)一级古树,树龄600年。
位置: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委会。
柏桥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林业。现有荔枝园约6800亩,保存古树262株,森林覆盖率为72.51%,2019年获评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
茂名根子古树群
被列入了“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
咱们一起去看看↓
茂名根子古树群
位于茂名高州的根子镇,古树群面积为38亩,共有95株古树,平均树龄370年,主要以荔枝树为主。
该古树群起源于隋唐年间,面积约80亩,现存1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93株,其中一级古树30株(树龄500年~1000年的21株,1000年以上的9株,树龄最长的1300年),二级古树3株,三级古树60株。园内古树除了2株菠萝蜜外,其余都是古荔树,主要品种是白糖罂、黑叶、妃子笑、进奉等。
园中老荔树虬枝屈节、根若龙盘、枝干交错,千姿百态,极具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
古树“荔王”。
这些古老的荔枝树,虽然饱经千年风吹雨打,却仍根深叶茂,盘根错节,身上镂满岁月的沧桑。
当地林业部门通过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制定“一树一策”古树复壮方案,结合林长制建立“一古树一守护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成立古树保护专家组实行定期体检,推行古树名木保险项目等方式,积极开展古树保护和抢救复壮工作,让古树“老有所依”。整理编写荔枝古树的故事,进一步挖掘宣传荔枝古树文化,守护古树名木,让历史文脉日益枝繁叶茂。
古荔枝树抢救复壮。
2020年,由茂名市林业局编印的《茂名市古树名木》画册正式出版。这是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一个重要成果,又是一本信息储量丰富的科普文献。
该画册共收录了古树群9个,古树名木75株,其中名木2株、一级古树19株、二级古树15株、三级古树39株。记载了古树名木的树龄、科属和位置等,数据翔实。
茂名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2018年3月出台了《茂名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同年8月全面完成了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工作。该画册的出版,将进一步弘扬茂名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激发人们爱护古树名木的热情,自觉、主动、积极地投身于古树名木乃至森林保护工作之中,共建滨海绿城、好心茂名。
打造古树名木特色旅游名片
国家一级名木“中华红”。
根子镇旅游风景。
荔枝种植园里生长的荔枝树虽然树龄都已在500年以上,但棵棵枝繁叶茂,年年硕果累累。根子荔枝,以果色鲜艳、肉质爽脆、清甜可口而驰名中外,而根子镇被誉为“中国荔枝第一镇”。
在荔枝丰收上市的季节,每逢节假日,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的荔枝种植园总是人头攒动。
一级古荔树,估测树龄:600 年 位 置: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委会
这里的老荔枝树根干苍老,有的树干已空,仅剩树皮,枝叶依然苍郁,依然挂果累累。每一株老树,都有一个名字,刻于旁边石上,连同树种、树龄,让观者一目了然。
一级古荔树 估测树龄:800 年 位 置: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委会
“迎客荔”、“别有洞天”、“虚怀若谷”、“把根留住”、“五马归巢”、“贵妃醉酒”……每一个名字,或与树的形态有关,或有典故故事,起的都恰到好处,让人印象深刻。
一级古荔树 估测树龄:800 年 位 置: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委会
一株叫“荔王”的老树,品种是白糖罂,800年树龄了,树头粗壮,枝干发达,树冠苍茏,如一把巨伞。这株老树年产荔枝达2000斤,产量居种植园之首,因此取名“荔王”。
一株1300多年的黑叶老树,依然枝叶繁茂。据说,1300年来,曾遭受多次电击火烧,五次劫后重生,因此取名“五代同堂”。
一级古荔树 估测树龄:800 年 位 置: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委会
一级古荔树 估测树龄:800 年 位 置: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委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茂名一方水土滋养了千年古荔
浓密的树荫又给予了人们
一隅清凉 一僻静安一份甜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生不息
来源:茂名市广播电视台、茂名林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