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8日上午,广东省首届肿瘤防治科普大赛暨第29届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越秀院区举行。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致辞。
广东省癌症中心办公室主任曹素梅介绍,根据最新肿瘤监测数据显示,广东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286.7/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死亡率为144.9/10万,排在广东省城市居民死因第一位,防控形势严峻。
据统计,广东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癌(51.3/10万)、肺癌(48.7/10万)、结直肠癌(36.4/10万)、肝癌(27.9/10万)和甲状腺癌(20.3/10万)。
广东省是全国首个实现地市级癌症防治中心全覆盖的省份,“省—市—县”癌症防治综合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2月,全省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人群筛查共完成初筛48.7万例,临床检查14.7万例。
早诊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目前,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已开展了大肠癌筛查项目。其中,广州市早诊率达到91.6%。近期,江门、湛江也设立了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点。
2020年起,广东还承担了国家慢病健康管理——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项目,在1个省级和21个地级以上市癌症防治中心设置了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基地,面向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招收学员,培训常见高发癌症的规范化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说,作为肿瘤防控“国家队”和广东省癌症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的依托单位,该中心一直致力于提升区域癌症防控能力,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和个体化诊治服务,向公众普及肿瘤防治知识,建立健全癌症防控体系,带动全省癌症防治能力提升,促进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徐瑞华说,希望通过举办广东省首届肿瘤防治科普大赛,能够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普专家,激发社会各界对肿瘤科普工作的参与热情,切实提升全民肿瘤防治的理念。
广东省首届肿瘤防治科普大赛活动现场。
此次肿瘤防治科普大赛吸引了来自21个地级以上市48家医疗机构的逾500位医护人员参与,投稿作品近300件。活动中,有13名医务人员入选广东省肿瘤防治科普讲师团,未来将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一线进行肿瘤知识科普。
【记者】朱晓枫
【通讯员】文朝阳 赵现廷 郑敏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