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四种模式”创新引领村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南方⁺ 记者

记者日前从连平县高质量发展专班办获悉,今年以来,连平县各镇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径、新模式,以“四创”模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走好“资源整合”之路。元善镇邓村村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投入资金4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约400万元,盘活闲置的邓村小学土地资源,引入一家餐饮企业“园林酒家”,通过收取租金每年为村集体增收9.6万元。同时,该餐饮企业吸纳周边村民从事送餐、保洁、后勤等工作,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持续带动村民增收。三角镇塘背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流转连片土地1653.08亩,通过对外承包、出租等形式与企业共建生猪养殖基地,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超34万元。此外,塘背村今年稳步推进流转林地2046亩,每年将增加收入超40万元。

联村抱团聚合力。内莞镇推动全镇11个村抱团成立了河源内莞里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国电集团合作流转土地、提供农村服务等业务取得的收入,第一轮分红预计分配各村6万—9万元。隆街镇东埔村成立东埔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近50亩的东埔村农业示范园,与园区24户农户达成示范园建设协议,以“党支部+农户”的模式,聘请农业技术指导员带领全村农户科学种植、增收节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同时,今年3月大湖镇成立连平县首家镇级经济联合总社,以“镇村企联建”乡村产业运营机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村企联营增效益。上坪镇布联村充分利用优质水资源优势,先后两期共投资249万元到河源亿源饮用水(活力森)有限公司开发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项目,在布联村坑口地段建设现代化厂房3栋。同时,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大力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销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1.9万元。

推动土特产精彩“出圈”。陂头镇物产丰饶,农业发达,被誉为“连平粮仓”。今年以来,陂头镇积极做好土特产文章,发挥陂头米粉传统优势,与连平县农乡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合作经营陂头米粉项目,通过“企业+家庭作坊”模式,让企业带动家庭作坊进行生产,做大做强陂头米粉品牌,探索一条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子,预计年销售米粉7.5万公斤,年收入达8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人均增收4万元左右。

【撰文】张浩森 刘梦莎 谢晓梦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