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部以及下巴的形态对一个人的颜值影响是相当大的,从正面来看,决定了一个人的脸型,是长脸?圆脸还是方脸?从侧面看,则决定了面部的立体感是否精致。
在南方,很多人颜值的痛点在于嘴突、没下巴。矫正能不能改善呢,取决于这个嘴突属于是牙性的还是骨性的。一个初步判断牙性或是骨性嘴突的简单的方法是看门牙的倾斜角度,如果门牙特别向外倾斜甚至飞出去导致嘴巴凸起大概率是牙性的,而如果门牙角度相对正常甚至有些内扣,鼻子下方鼓鼓的,下巴磕不明显,那骨性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真正下诊断必须要借助侧位片,大多数时候,嘴突经常是骨性和牙性综合性原因所致,需要医生评估分析。
很显然,牙性嘴突完全在正畸的治疗范围内,把向外倾斜的牙齿收进来嘴巴自然也就变平放松下来。
而骨性嘴突能否通过单纯矫正改善就要复杂很多,通常轻中度的骨性嘴突不用做手术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即所谓的正畸代偿治疗,通过牙齿的移动、咬合的变化来促进骨骼的改建、掩饰颌骨的不协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可塑性很强,可以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天注定是爸妈的基因,打拼就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有的基因非常好,但若存在一些不良习惯、牙齿排列或咬合问题,也可能会越长越“残”。比如现在家长们关注度很高的口呼吸问题:因为呼吸道受阻问题,小孩长期张着嘴呼吸,气流冲击硬腭,导致上颌骨变长,腭盖高拱,下牙弓为了配合上牙弓咬合就会往后退,牙列排列拥挤,合曲线变陡,咬合加深,下颌后缩,嘴唇外翻变厚等特点,出现所谓的“腺样体面容”。此外,个别牙反合、门牙内倾等都有可能迫使下颌骨处于一个靠后的位置,呈现出小下巴的面容。如果发现这些问题及早进行干预,比如破除不良习惯,解除咬合干扰,就能释放出下颌的生长潜力,达到直面型,甚至避免了成年后手术的结局。
第二类: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的患者,因为过于凸出的上、下唇显得下巴短小,这种情况通过矫正内收牙齿使上下唇放松,面下1/3更加协调,鼻唇角、颏唇角恢复正常,呈现出一个良好的“S”型的颏部形态。
第三类:下颌后荡的患者,本身下颌骨长度、角度都正常,只是因为牙弓狭窄、咬合高点等牙齿排列问题致使咬合平面陡峭,下颌发生顺时针旋转导致后缩。可以想象我们的下巴运动在一个1/4圆的轨迹上,顺时针旋转相当于下颌位置向下向后变化,相反逆时针则向前向上。这种情况下在颞下颌关节没有明显异常的前提下,通过矫正重新排列牙齿,减小合平面角度,使下颌骨发生逆时针旋转,视觉上就能达到下巴长出来的效果。
所以,无论牙性还是骨性嘴突、矫正能不能送下巴,都需要拍片取资料详细地诊断分析,与医生充分沟通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医生介绍
吴琳琳
主治医师,口腔正畸学硕士
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世界正畸联盟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会员。Invisalign隐适美、时代天使无托槽隐形矫治认证医师,E-brace舌侧矫治认证医师。擅长口腔正畸学的数字化诊疗如无托槽隐形矫正、个性化舌侧矫正以及传统自锁托槽、陶瓷托槽的矫正。对儿童早期错合的咬合诱导及颜面管理;青少年及成人常见错颌畸形如牙列拥挤、间隙、嘴突哨牙(龅牙)、小下巴(下颌后缩)、地包天、埋伏牙牵引、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等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供稿:正畸科吴琳琳
编辑:区颖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