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过后会有彩虹

汕头人社
+订阅

4月14日

电影《暴风》正式在全国公映!

普通话版、粤语版、潮语版同时亮相

这部以真实的时代背景为基础的

悬疑谍战题材电影上映后

受到市民群众的热烈反响

(电影画面)

灰色格调的画面质感

凸显发生在隐蔽战线中

那段故事的迷雾重重

在那个至暗的时刻

共产党人浴血奋战

为信仰而战

正如经历过风雨 方能见到彩虹

如今 电影取材取景地  汕头

焕发特区新活力

戏里戏外 解密这座宝藏城市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暴风》过后

让我们共同见证

      多 姿    

(航拍汕头)

红色

汕头是座英雄的城市

 《暴风》选择在汕头拍摄,与其“红的底色”息息相关。汕头是一座红色城市、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

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海平路97号

电影《暴风》的故事,围绕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站的历史展开。作为当年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重要枢纽,汕头站在传递情报、运输物资、护送干部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潮音

潮汕话对白“画龙点睛”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

有着“海滨邹鲁”之称的汕头向海而生,因港而兴。而电影《暴风》重现了当年小公园开埠区“百载商埠、万国楼船”的风貌。

旧时汕头的译名可以是Swatow,而不仅是Shantou。这个潮汕话的发音直译里也解读出了当年百载商埠的商贾云集之势。而如果你关注过侨批文化,也可以读到侨批里潮汕人下南洋闯荡的惊心动魄。

而对于四海的潮人来说,潮汕话是最动听的乡音。如今,在大银幕上听到熟悉的潮汕话,更是让人感到亲切。

作为此次公映的三个语言版本之一,潮汕话版本与其他两个版本最大的区别就是,片中汕头当地人物的对话都是用地道的潮汕话进行的。

电影《暴风》潮语版 预告

电影《暴风》 潮汕话集锦

美食

吃在汕头 汕头美食

电影中出现了多种地道的潮汕美食,蚝烙、粿条汤……让不少观众在观影时都被美食吸引了,期待前来汕头 “打卡”同款美食。而主创团队在《暴风》潮汕版首发式之日回到拍摄地汕头,纷纷表达对汕头美食的赞不绝口和念念不忘。

汕头拥有500多个潮汕菜品种,60多种“中华名小吃”,38项餐饮食品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众多。而陈伟霆念念不忘的一口“灵魂”粿条,是潮汕人生活中发光发热的传统主食,更是异乡潮汕人消解乡愁的方式。它不仅承载着潮汕美食文化的精华,也记载着一代代潮汕人的情怀和生活方式。

小编的每日一食 你都知道哪些?

建筑

骑楼建筑别具风格 

在电影《暴风》中,汕头小公园、邮政总局大楼、石炮台旧址、存心善堂、陈慈黉故居……多个汕头地标建筑出现在影片中。

 “青砖黛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符合。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汕头的建筑以潮汕传统建筑为根基,吸收和容纳外来的理念和艺术精华,兼收并蓄,韵味十足,形成具有浓郁潮汕特色、侨乡特色和海滨特色的建筑风格。    

汕头小公园

以建于1934年的中山纪念亭为中心,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中国内地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也是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建筑样式中西合璧,并有百货大楼、邮局、学校等现代公用建筑配建其中,领粤东一时之盛。

陈慈黉故居

位于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的陈慈黉故居,由旅外侨胞陈慈黉家族兴建而成,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该建筑以潮汕典型的驷马拖车为主体,揉合中国与西方的建筑特色。其基本结构、屋内的木雕及石雕均以传统中国形式为主,而阳台、第二层的则以大理石、玻璃为建材,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数十种绘有各国风情图案的进口瓷砖,使整个建筑物显得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

流量

紫气东来!《暴风》大卖!

@电影暴风

截至4月17日10时,有关电影《暴风》涉汕信息超过10万,其中央广网、中国新闻网、南方日报、南方网、触电新闻客户端、南方+、大洋网、南方都市报客户端、羊城派、广州日报客户端、金羊网等媒体进行报道;汕头发布、汕头政务发布、金平宣传等政务号,汕头e京网、ilove汕头等自媒体号进行转载;新浪微博#跟着电影暴风去汕头#、#陈伟霆汕头小公园宣传新电影#等20个网络话题综合阅读量超9亿人次

新浪微博话题

民俗

潮汕英歌舞出圈 

电影《暴风》开场就用一场英歌舞表演,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汕头街头的氛围。而整部影片也用细节向大家展示了一场地道考究的民俗文化盛宴。

     潮汕英歌舞

今年可以说是火出圈,这项汇集了武术、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沉淀了潮汕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蕴涵着潮汕人民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情感。在汕头市,潮阳、潮南两区英歌舞最为盛行。因其气势恢弘,又被不少网友称为“民间街舞”“中华战舞”。

如今,潮汕地区英歌队舞者多为双数,或36人、或72人,最多曾至108人,表演时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

汕头,作为具有两千多年发展历程的潮汕文化发源地、兴盛地之一,拥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60个,其中1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7个省级非遗项目,共有209名非遗传承人。

文明

汕头文明之风浸润人心

在实地拍摄这场“汕头往事”时,导演陈嘉上感慨万千,不仅是因为这座城市所拥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沉淀,更因为这里有一群热情热心的汕头人,以及浸润人心的文明风尚。

汕头是著名侨乡,长期以来广大海内外潮汕同胞无论身居何地,都心怀祖国、心怀桑梓,影片体现了汕头人民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与“家国情怀”相得益彰。此外,潮汕人素有义薄云天、刻苦耐劳、机敏勇敢、广交天下的精神气质,这也与整部影片的基调十分契合。

如今在汕头,文明之花遍地开。

 凌晨叫醒邻居逃生的“敲盆女侠”

破窗灭火的热心市民

免费提供面食的店主

情系桑梓 大爱无疆的乡贤

近年来,我市切实做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学习宣传、礼遇帮扶等工作。培育选树方面,共推荐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名、中国好人3名,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广东好人41名,培育选树汕头市道德模范76名、汕头好人240名,有效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

因为一部电影,爱上一座城市。

暴风已至 迷局将破

汕头期待与你相见!

迷人的旖旎风光 独特的侨乡资源

丰厚的人文积淀 博大的美食文化

这里是一片宜居宜业宜游的热土

汕头欢迎你!

来源:汕头政务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