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在脑出血新冠感染患者的应用

广东现代医院杂志
2023-04-17 20:39
+订阅

公益支持: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作 者:

肖伟文: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

点 评:

张  涛: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胸心外科

关芬礼:阳江江华医院

●病例详情 ●

●病例点评 ●

点评嘉宾:

张  涛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点评内容:

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在脑出血新冠感染患者的应用

本病例为一活动性脑出血患者,主要诊断为左侧顶颞叶出血伴大脑镰下疝形成,同时还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肺部感染,存在白细胞增高,病情危重,最主要治疗方式应为急诊手术处理,因家属放弃遂保守治疗。期间,脑出血保守对症支持治疗后出现患者发热,予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患者体温得到控制;

针对活动性脑出血患者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作为经典的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很好的解决了该患者的问题,静脉应用对比口服降温效果更快,也更适用于类似本例患者这种昏迷状态无法口服的患者,为临床提供了更方便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病例点评 ●

点评嘉宾:

关芬礼

阳江江华医院

点评内容:

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在脑出血新冠感染患者的应用

急诊科中老年患者中脑出血是非常多的病例,此患者诊断为以下6种疾病1.左侧顶颞叶出血 2.大脑廉下疝形成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肺部感染 5.帕金森病 6.阿尔茨海默病。出现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烧39.8℃。使用予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后,患者体温得到控制,没有产生其它不良影响,是临床的一次效果不错的新尝试。

通过此病例可以看出,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具有静脉注射剂起效和降温更快,更适合用于不能耐受口服或需要快速降温患者。国外文献研究显示使用单剂量静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1000mg)可以有效缓解内毒素引起的发热,比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在用药后 2 小时内体温下降更快,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患者耐受性良好。在儿童患者中同样观察到静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组患者体温下降速率更快。在不能耐受口服或需要快速降温时,单剂量静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是更为安全有效的退热方法,在本病例中也得到了验证。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