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甜甜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我尝到了你嘴角唇膏薄荷味道……”
歌手李荣浩一首《乌梅子酱》唱进了无数人的心坎。随即,五花八门的“乌梅子酱”销量暴涨,乌梅也随之热销起来。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黑色的梅子,就是乌梅吗?跟青梅、西梅、话梅有什么不同?
胡世云医生告诉记者,乌梅属于中药,是个好东西。咳嗽、腹泻等问题,都能用它来调养。
没有新鲜乌梅,只有熏制青梅
有的商家在乌梅子酱产品介绍中,列出了"新鲜乌梅”、“养生山楂、”“营养桑葚”这样的名堂。
乍一看,会以为乌梅是一种新鲜的水果。其实不然。乌梅是青梅的加工品。
古代没有防腐剂,人们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梅子果实(即青梅)采摘下来,用40摄氏度左右的火炕焙2~3天,再焖上2~3天。
如此烟熏火燎,直到它变成黑色,就成了“乌梅”。
这种经过熏制的青梅,虽然看起来皱皱巴巴,但是既可以防虫防蛀,还能产生一层防止营养挥发的油膜,容易保存。
乌梅子酱,可能你早就吃过
“乌梅子酱本是指吃广式烧鹅时所蘸的酸梅酱。”胡世云医生说。
如今火爆的乌梅子酱,配料五花八门,除了乌梅之外,还加入桑葚、橘皮、山楂、玫瑰茄、甘草等,据说有滋阴养血、理气化痰、健脾消食等功效。
尽管这些配料确实有相应功效,可用量不明,又加工成酱,功效尚有多少,无法考究。
另外,为了调出酸甜可口的味道,乌梅子酱里往往含有大量糖,糖尿病患者及血糖不稳定的人群最好别吃。
乌梅入药,治咳止泻
胡世云医生告诉记者:“乌梅与青梅的功效,有些许不同。临床上一般多以乌梅入药。”
青梅十分酸涩,有生津止渴、开胃解郁的功效,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
乌梅也可生津,但更擅于“敛肺,涩肠止泻”,在治疗咳嗷、腹泻方面更在行。
但胡世云医生提醒:“不是所有的咳嗽都能用乌梅,它主要治阴虛燥咳。”
可根据症状来做初步判断:阴虛燥咳通常表现为干咳、咳声短促、痰少色白且黏。
1.
止咳:罗汉果乌梅茶
材料:罗汉果10克、乌梅6克、五味子5克、甘草3克
做法:罗汉果洗净,掰成小块;乌梅洗净,去核;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15分钟即可。
2.
慢性腹泻调养:乌梅粥
材料:乌梅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鸟梅洗净,放入锅中,加入200毫升清水,煎煮至约100毫升,去渣取汁,加入淘净的粳米及适量清水煮为粥,出锅前加入冰糖稍煮待其充分融化即可。
用法:分早晚两次热服。
两种情形,不宜吃乌梅
一是感冒期间。感冒通常是外邪所致,应施以解表之法,而乌梅酸涩敛肺,不利于发散表邪。
二是体内有实热积滞。体有实热者,多舌红苔黄、体热口干、大便干、小便黄,食用乌梅易助热生火。
体有积滞者,多没有食欲、腹胀腹痛,食用乌梅会“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四步选出好乌梅
胡世云医生表示:“购买乌梅,最好去药房,来源和品质都相对有保障。”
看:个大、肉厚、核小,色泽油亮乌黑;
吃:尝起来酸中有甜,没有苦味;
闻:滋味浓郁,带烟熏味
捏:用手摸起来是干爽的,没有潮湿的感觉。
零食乌梅,未必是乌梅
在零食界,又有“乌梅”系列产品,诸如乌梅干、乌梅条、乌酸梅等等。
胡世云医生告诉记者,零食乌梅未必是乌梅,也可能是用西梅、李梅等果子腌制而成,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高盐、高糖,多吃无益。
“饭后偶尔吃一两颗还可以,长期食用可能诱发高血压。”
感谢广东省中医院通讯员吴远团对本文的帮助
编辑:李连欢
本文首载于《中国家庭医生》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