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市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增设了中医保健或治未病专科,市民看病就医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现在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公交车越来越方便了,在这里就读的孩子上学不用担心迟到了,每天准点坐车回家还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太好了。”
“以前的商家都是乱摆乱放,餐饮地摊搞得到处乌烟瘴气,现在有指定的地方摆摊并安排了专人服务管理,城市有了烟火气,环境也更好了。”
……
一句句市民群众发自内心的真心话,从不同维度折射出大家身边正在发生的点滴变化。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1年10月,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性推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下称“面对面”机制),每次聚焦一个主题,由市委书记和市长轮流与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此,河源推动民生工作有了“主抓手”和“助推器”。
自建立“面对面”机制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聚焦“看病难”“饮水难”“上学难”“出行难”“养老难”“电动车充电与安全”“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城市服务”“菜篮子”等9个主题召开9场座谈会,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点带面,推动各项民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共征集问题5500条,其中4612条事项已得到解决。
“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
“实打实”解决群众难题
“整个过程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很方便也节省时间。”近日,市民王女士得了荨麻疹,她提前一天在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的公众号上预约挂号。她在预约的下午3时30分前到达医院扫码报到就诊。就诊结束后,王女士根据提示在诊单上扫码缴费,然后到取药窗口取药,走出门诊楼时还不到下午4时。王女士连连点赞“智慧”医疗让群众就医越来越便捷。
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就医更加方便,这得益于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自2021年10月以来,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以“一次会议破一题”的方式,先后向群众最关注的“看病难”“饮水难”“上学难”“出行难”等9个方面“急难愁盼”问题“宣战”,让民生工作从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民生服务的力度持续升级,民生保障的温度更加饱满。
“我在市妇幼保健院随时可以买到地贫患者需要的特效药。”
“到医院就诊,医护人员、志愿者都会有指引,而且院内指示牌也很清晰,让群众少跑腿。”
“开通105路、108路公交,方便了龙光城小区市民出行。”
“改造后,小区停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水压也能保持正常。”
“感谢党和政府帮忙,让我住得更放心。”
……
如今,一件件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决,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民生”跟着“民声”走,河源首创“面对面”机制不仅直接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带动出台了一批民生“微改革”项目:拓宽参保患者慢性病购买渠道、建立公立医院院长接待日制度、推广24小时购药模式、优化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机制、探索在县城打造“社区书房”等,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面对面”机制2.0版本
以“小切口”推动民生“大提升”
“自从我们小区建设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后,充电方便多了,价格也很实惠,最主要是私拉电线充电现象也减少了,小区变得整洁又安全!”近日,住在市区静逸居的居民李蕙仲高兴地说,集中充电点的建设,实实在在为住户带来了安全和便利,她对这个改变感到十分满意。
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面对面”机制创立的初衷。从群众“吐槽”中“找题”、市委书记和市长现场“答题”、运用改革思维“破题”、建立闭环机制“结题”,河源已总结出“面对面”机制主要经验做法,并着力打造“面对面”机制2.0版本,以“小切口”实现民生服务“大提升”。
在“找题”上,市“面对面”工作专班通过定期全面梳理政府服务热线电话、政府网页、微信、群众来信、现场信访等渠道掌握突出民生问题,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算”出百姓“吐槽”最集中的问题,“算”出民生痛点、治理堵点。
在“答题”上,市委书记、市长轮流安排时间带头应答,聚焦一个主题,与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取群众心声,解决群众难题。同时,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县区相关负责人全程参会,现场回应问题、现场领办任务。
在“破题”上,突出首办责任制,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好“面对面”机制交办的突出民生问题;各县区对照市里的做法也建立了县区“面对面”机制,并以“面对面”为契机,顺势推动多项民生“微改革”项目落地。
在“结题”上,除了定期督查交办清单、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外,“面对面”机制还完善群众评价机制,定期向群众反馈办理进度。
由群众对办理结果和成效进行“好差评”的满意度评价,并以月报、专报形式通报承办单位办理群众诉求情况,向社会公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答好民生“急难愁盼”必答题,这是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题中应有之义。踏上新征程,河源将继续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面对面”机制落实与推进,把民所盼、民所需当成一道道“必答题”答好考好,扎实有效推进群众关注重点领域民生问题的解决,以实干与担当书写一份亮眼“民生答卷”,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记者:陈鹏
编辑:林梓楷 校对:李雪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