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0年,科学家爷爷奶奶又来江门了

南方⁺ 记者

4月17日,“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暨弘扬时代新风科普宣讲活动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讲师团8名科学家,将深入政府机关、高校和中小学校,举办65场科普讲座,内容涵盖地震与防灾减灾、发明与创造、航天技术、机器人和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基础学科。

学生代表向科学家们献上鲜花。

今年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走进江门的第十年。2013年以来,累计已有35位科学家来到江门,开展了523场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科普讲座,活动覆盖245个学校单位,惠及学校师生、社会群众和机关干部数近100万人次。去年,江门市科协被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评为“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侨都科普大讲堂”活动现场。

在活动启动前一天,首场预热活动“侨都科普大讲堂”在江海区龙溪湖阅读中心举行,面向市民开放。在现场,科学家徐德诗以《自然灾害与守护生命》为主题,给市民带来了一场专题演讲。通俗的语言、翔实的数据,徐德诗带领台下的孩子们了解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并普及了灾难来临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江门市科协负责人介绍,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不仅写入了“科技引领”工程、纳入了十件民生实事,还成立了市、县两级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谋划组建科普传媒集团,大力推进科普场馆建设,加快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将科学家们爱国敬业的精神,传递给侨乡大地的干部群众和老师学生,让他们找到学习、做人、处世的方向,使科技创新、科普事业代代传承。”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李霭莹

【通讯员】曹芃芃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