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潘茂名文化自信!“故事里的茂名”第五期开讲

南方⁺ 记者

茂名,是一座以人名来命名的城市。这个人,就是西晋道士、医者潘茂名。

4月16日下午,由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茂名市图书馆和茂名日报社联合承办的文化栏目“故事里的茂名”第五期——“坚定潘茂名文化自信”在茂名市图书馆三楼读者沙龙基地开讲。活动邀请“潘茂名传说”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廖君主讲,向大家讲述潘茂名的传奇故事,以及潘茂名文化的精神内涵。

分割线  南方+ 刘栋铭 制图

“茂名人最自豪的一张文化名片”

潘茂名,约在西晋太熙元年即公元290年出生,今属茂名高州市根子镇人,世居浮山岭附近的山村。如今的茂名市名字也因之而来。

“1700多年前在古高凉地区,潘茂名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他的这种‘好心’精神传承千年。自隋唐时期开始,政府以其姓名设立州县。千百年来,中国以道士之姓名设立州县、地级市的唯潘茂名一人,这是一种殊荣。”廖君认为,潘茂名是广东茂名人最自豪的一张文化名片。

廖君(左)讲述潘茂名的传奇故事。

近些年,茂名花大力气挖掘传播潘茂名文化。在纪念茂名建市60周年推出《点赞茂名精选集》丛书时,茂名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潘茂名文化”的概念、内涵。“‘潘茂名文化’是千百年来人民尊崇、信仰潘茂名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一种岭南区域性文化。”廖君解释说。

多年来,廖君在潘茂名文化的研究与宣传方面付出了很多精力。他耗费十年时间创作的《潘茂名研究与综述》一书囊括了隋唐以来国内关于潘茂名的相关记载以及古籍文献。“但随着考古调查深入,还有些许遗漏,将来会考虑出版潘茂名历史补遗之类的作品加以补充。”廖君坦言。

分割线  南方+ 刘栋铭 制图

推动潘茂名历史文化向全民普及

潘茂名以道医的身份悬壶济世,也成了“好心茂名”的精神启元。近年茂名地区建立了潘茂名纪念公园、潘茂名纪念馆、潘茂名中医药馆、潘茂名文化研究院等众多纪念场所、学术机构用以挖掘和弘扬潘茂名文化,折射了茂名的文化自信愈加坚定。

文化栏目“故事里的茂名”第五期活动现场。

廖君认为,潘茂名文化自信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国内多地保留60多处潘茂名历史遗址、遗迹;唐宋以来,记载有潘茂名的古籍30多卷本;有关潘茂名的文化艺术作品120多篇(部、座)。其二,2021年10月,“潘茂名中医药文化”项目入选茂名市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三,2022年5月,“潘茂名传说”项目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以上种种史料与荣誉,造就了如今的潘茂名文化自信。

今天的茂名,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好心之城。“茂名的‘好心文化’,从西晋潘茂名的‘济世有奇诀,救人须用心’,到南北朝时期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一脉相承。”廖君说,以潘茂名和冼夫人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所形成的茂名“好心精神”,已经成为茂名“好心文化”的“根”和“魂”,这些正是新时代茂名发展和文明进步所需的精神动力。

当前,茂名正不断加强潘茂名历史文化宣传与保护。廖君介绍,去年底,茂名出台《关于将“潘茂名故事”列入广东故事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包括普及潘茂名养生保健法,拍摄人文纪录片《潘茂名》,建立潘茂名中医药文化研究学会,组织粤剧《潘茂名》巡演,编印潘茂名故事读本,推进潘茂名文化进校园,利用媒体讲好潘茂名故事等,将进一步推动潘茂名历史文化向全民普及。

【南方+记者】杨建雄

【通讯员】孙铭阳 陈珍珍

编辑 李阳诗 张巧琦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