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地图·广东”在自然资源部组织的全国2022年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综合评估中再创佳绩,连续五年荣获最高等次——“五星”好评。
省自然资源厅立足测绘地理信息“两支撑一提升”的工作定位,统筹指导厅属各单位以及地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持续深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丰富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创新共享服务模式,持续提升地理信息共享应用服务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针对性强、普适性高、优质高效的地理信息资源与服务。
夯实数夯实数据基础
构建准实时服务模式
2022年,“天地图·广东”持续完善地理信息融合与增量更新技术,完成道路、水系、绿地、居民地、地名地址等要素在线更新12万余条,数据采纳率达99.99%;加快影像底图服务生产周期,更新遥感影像累计19万平方公里,发布全省2014、2015、2018、2019、2021年多时相影像数据服务,形成广东省公众服务长序列遥感影像资源池;更新测绘成果目录64899个,元数据正确率100%,居全国首位,受邀在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技术培训会上分享广东经验。
琶洲2019年、2022年影像
通过天地图官网和微信小程序,社会公众自主参与在线更新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设施、标志性建筑等兴趣点3625个,天地图众源更新模式初具雏形。
推动市县建设
启动地市节点综合评估
省自然资源厅积极落实自然资源部“天地图”考核要求,结合《广东省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实施方案要求,2022年首次组织对全省21个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进行综合评估,督促各地市加快梳理本辖区内基础测绘数据资源情况,形成数据资源台账,并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本地数据建设和提升应用服务能力。深圳、中山、佛山、韶关、东莞、广州、汕头、惠州8市获“五星级”市级节点称号。
利用各地市归集的大比例尺矢量、高分辨率影像和地名地址等基础测绘成果目录222项,持续更新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目录,推进测绘成果利用的“一张图”管理;收集全省基础测绘生产项目备案127项,实现对市县级基础测绘项目的任务规划、项目采购、生产进度、成果汇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对地市的综合考评,推动形成省市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的良好格局。
测绘监管平台数据目录截图
拓展社会应用
促进经济发展
“天地图·广东”已成为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权威窗口。广东省气象、地震等官方网站已常态化采用天地图地理信息服务作为基础地图;天地图还为大量互联网地图应用企业提供了基础性的地理信息资源,支撑其个性化应用系统的开发,更好地服务大众,代表性的有大疆、米家、极飞科技、两步路等。
天地图在广东气象网的应用
截至目前,广东省天地图注册个人用户68897个,单位及企业1174家,活跃应用系统2000余个,日均地图服务访问量突破6000万次,涉及自然资源、气象、水利、科研教育、气象、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各个行业。据国家天地图统计,广东省天地图在线地图更新、用户访问量、活跃应用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天地图·广东”建设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数据更新和系统安全,深化数据公开和应用服务,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持续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测绘成果支撑和地理信息服务保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