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绿色’,只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顺着莲洲镇委书记刘桂柱手指的方向,目光所及之处,是大片绿意盎然的田地。天气有些阴沉,但远处的田间,还可见不少亲子家庭嬉戏的身影。
莲洲镇十里莲江 南方+ 王俊涛 摄
这里称为“十里莲江”,位于珠海市莲洲镇莲江村,除了生态观光,乡村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也是这里的关键词。
近日召开的广东省乡村振兴研学交流大会,让这片土地再次进入了人们视野。其独特的“莲江模式”,也为乡村研学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思路。
依托特色资源打造“莲江模式”
14号下午,2023年广东省乡村振兴研学交流大会在莲洲镇如期召开。会议由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主办、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人民政府承办,以“融合研学旅行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让各界人士共同探索乡村振兴与实践教育融合的路径,助推乡村研学旅行产业创新发展。
大会上,莲洲镇文化站还与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签订了《打造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示范镇战略合作协议》。
莲洲镇文化站与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签订合作协议 南方+ 王俊涛 摄
2021年,以莲江村为核心,莲洲镇成功申报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并借机发展了多家“一家一品”精品店铺以及农夫集市,建有莲江野学院、石龙自然观察站等研学基地。2022年,莲江村入选第一批广东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名单。
“莲江村所在的片区,是水源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可以说是国内仅有的。” 谈及本地的文旅资源,刘桂柱表示。研学旅游的打造,除了自然资源,也依托于当地的文化底蕴。莲洲传承了沙田水乡的疍家文化,咸水歌、斗门水上婚嫁等习俗同样可作为特色旅游、研学产品。2023第一季度,仅十里莲江景区游客量就达3.1万人次,其中研学人数约1.8万,占58%。
除了十里莲江,同在莲洲镇的还有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岭南大地,与前者相比,岭南大地餐饮住宿、中医药科普教育等打造更加成熟。停云小镇、布谷鸟生态乐园、杨庄葡萄园等景区则侧重农文旅综合体验。“这么多的文旅资源融合在一个镇里,也是非常罕见的。”刘桂柱指出。
在乡村研学板块,更是创造出独有的“莲江模式”。依靠莲江村在大湾区中的地理、生态及文化优势,建立莲江研学的“3V特色”,即知识含量高(Valuable)、资源多样化(Variable)、项目易体验(Visitable),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了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实施上,则采用农民老师+研学导师的“双师”模式。目前已推出的包括“探秘莲江”“一家一品”研学实践等课程系列。
研学旅游能为乡村带来什么?
研学旅游市场正在提速发展。数据显示,中国研学旅行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41%。根据《2022中国亲子游行业趋势报告》,后疫情时代,研学游已成为亲子出游的重要方式之一。
研学市场的发展,对乡村目的地又有着极大意义。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萌指出,“教育+文旅”两大行业的交叉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道路,可以充分激活乡土资源价值、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村就业岗位等。
广东创旅城乡产业规划与振兴研究院院长陈平表示,以农业、旅游业态的比例来看,目前我国的农文旅结合可分为两大模式。一类为“三七模式”,即农业业态与旅游业态之比为3:7,前者明显弱化,发展旅游成为主要任务。另一类则为“五五模式”,农业、旅游业态占比均衡,后者在前者的发展基础上延伸。
会场外还设有体验莲洲美食、特产的展台 南方+ 王俊涛 摄
无论是哪种模式,旅游,尤其是研学旅游,都是乡村目的地业态的重要补充。“比如说周一到周四,很多地方基本上没有游客,承接这类大规模研学就是很好的‘补给’方法。” 张萌表示,发展研学、旅游活动,本身也是在丰富农村产品形态。
更重要的,这还是一种品牌宣传。中小学生作为研学的主要人群,亦是多年后的潜在消费者。“他们从小接触的这些地方、品牌,会成为将来情感和认知的来源和载体。”即品牌效应的产生。与广告投放相比,这种潜移默化的宣传不仅成本低、还能带来更深远的效益。这也成为不少景区、劳动实践基地以及乡村目的地深耕研学的关键动力。
以汤臣倍健为例。虽然已成为保健品头部品牌,但其同样致力于吸引未来的消费者。因此,它在珠海打造出“透明工厂”,鼓励中小学生走进参观学习。增加了品牌效应的同时,也以并不生硬的方式传递了自身的品牌理念。
粤港澳大湾区在研学旅游板块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张萌指出,疫情过后,广东或者大湾区地区在研学领域可谓恢复的“又快又好”,甚至有赶超2019年的趋势。主要就是因为广东拥有相对高的市场化程度,研学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和竞争性较强。今年疫情好转后,这些服务机构立即开始与学校对接后续的研学项目,并为此做出准备,极大程度上推进了市场的快速复苏。
【记者】叶绮涵
【摄影】王俊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