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yuě!为何广东街头到处都是这种花→

广东卫生信息
+订阅

四月是赏花的好时节

桃花、樱花、海棠、山茶……

街头巷尾,百花争艳中

却独有一种花

让人一言“楠”尽

没错!

就是在南方常见的白色小花

——石楠花

这几天

盛放的石楠花

因其一言难尽的气味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

连续霸榜

还有电视剧中

#流朱让甄嬛闻石楠花的香气#

一词条冲上热搜

此前,不少人锐评

石楠花的臭是

“男默女泪会呼吸的痛”

作为广东常见的城市绿化植物

家楼下、街边、公园、校园……

它的身影随处可见

石楠花又腥又臭

也非“花中第一流”

为什么还要在城市广泛种植?

今天就带大家

一起了解下

何为石楠?

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的常绿乔木。花期4—5月,果期10月。

石楠树枝为褐灰色;鳞片为褐色,没有毛;叶片呈革质,叶片的形状为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花瓣为白色,近圆形;果实为红色球形,后成褐紫色;种子为平滑的棕色卵形。

石楠原产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南部及淮河流域以南各省区。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稍耐阴,能耐短期-15℃的低温。

李时珍解释因“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名石南。只是在后来的植物著作编写中,通常写作石楠,就这么一路“将错就错”地流传了下来。

石楠花的花语:yuě

如果不是亲临现场闻过,光看照片,很难想象它到底有多臭,毕竟论长相,尤其是远观,石楠花长得还挺清秀的。

可谁知,凑近一闻,差点就被熏吐了。

到底是什么味,能无差别攻击每一个人的嗅觉?网上有段子说,闻香师将石楠花的味道描述为四分海腥气、三分杏仁牛奶味、两分茉莉玫瑰混合花香、与一分怪诞上头的浓稠黏腻感。

通俗一点讲,就是臭中带腥,腥中带臭。

有研究认为,石楠花的臭味主要是精氨酸氧化导致的,精氨酸是一种氨基酸类化合物,当它与氧气相遇的时候,就会释放出这让人一言“楠”尽的特殊味道,不过可以放心的是,石楠花的这种味道虽然不大好闻,但对于人体并没有什么影响。

石楠花的花语是持久,但花期其实很短,一般只有15-20天左右。

为何要种石楠花

石楠常种植于庭院、路旁、街头交叉点,除了味道格外臭以外,其实并没有什么缺点。

· 观赏性

石楠树冠可修剪造型,早春有红叶白花,细密的小花朵一簇簇聚在一起,非常漂亮,夏季常绿,秋季有红色的果实,就像一只只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一年四季都很有观赏性。

· 适应性

从城市绿化的角度来看,石楠是一种“低维护”植物。其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土壤为佳,且适应很多城市的气候环境,成活率高,易养护。在平衡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实用性

石楠花有降尘和稀释有毒气体的功效,被称为抗霾神器,能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在道路两旁种植石楠,生态效益极为突出,能抗烟尘、吸收汽车的尾气,没有多少植物能够替代它的作用。

石楠木材可制车轮及器具柄,种子可榨油做肥皂, 根可提取制成栲胶,果也可作为酿酒原料,且对于一些鸟类来说,也是城市中易于获取的过冬食物之一。石楠花有驱蚊的功效;干叶可药用,有利尿、解热、镇痛的作用。

在古籍《别录》《本草从新》《纲目拾遗》中均有石楠功效的记载。

可以说,石楠浑身上下都是宝。

古诗词中的石楠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石楠花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李白就在《秋浦歌十七首》里写过:“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和石楠一样,女贞花也有怪异腥味,诗人是否是故意把二者并列不得而知。

在《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中,李白也提及了石楠花:“水舂云母碓,应到碧山家。君寻腾空子,风扫石楠花。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唐朝名臣权德舆在《石楠树》诗中言道:“石楠红叶透帘春,忆得妆成下锦茵。试折一枝含万恨,分明说向梦中人。”

当时甚至有一种“三色石楠花”,据说产于衡山。《酉阳杂俎》说:“衡山石楠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大如牡丹,亦有无花者。”这种石楠花如果和今天的石楠花气味相似,恐怕并无多少人愿意观赏。

据明朝时编纂的《八闽通志》记载,当时民间多爱将石楠栽种于庭院中遮阴纳凉,称其“阴翳可爱,不透日气”

可能最惊人的还是白居易的一首诗《石楠树》,诗中写到“可怜颜色好阴凉,叶翦笺花扑霜。伞盖低垂金翡翠,熏笼乱搭绣衣裳。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白居易此诗一说是《石榴树》,但是石榴花一般是红色的,红叶白花正是石楠的特征。白居易把石楠花的气味和用多种香料调配的名贵“百和香”对比,足见他对此花的钟爱。

不过,石楠的形态特征与很多植物相似,古代的分类学水平又不甚高,因此虽然古代医药、博物、园艺典籍中很早就有石楠的记载,但记载的石楠未必就是现在植物学定义的石楠。


来源 :央视网、新华社、新民晚报、澎湃新闻、广东科普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