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春天孩子湿气重,中医调理很有用!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订阅

  春分过后,广东地区开始连续下雨,空气中的湿度增加,节气与气候的变化非常明显,而“风、寒、暑、湿、燥、火”这致病的六邪中,杀伤力最强的是湿邪,对大人如此,对小孩更甚,所以接下来,家长在调养孩子方面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有“积”,二是不要有“湿”。

  怎么判断孩子湿气重呢?

  一看大便:如果孩子大便有软便,大便稀烂、不成形,挂壁,便后很难擦干净等症状,就提示体内有湿;

  二看舌头:如果孩子舌苔腻、铺满舌面,或者舌面水滑、湿哒哒的,舌边有齿痕,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中医认为脾有“运水化湿”的作用,脾虚则容易让水湿停留在体内,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健脾是祛湿的首要任务。那如何才能达到更好的“健脾祛湿”的目的呢?下面儿保科林敏敏向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1、饮食调理

  在祛湿的同时也要健脾,孩子脾胃强壮了,水湿才能被运化处理掉,所以在饮食上可以吃点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白术、茯苓、陈皮、木棉花、炒白扁豆等等。

  2、多运动出汗

  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还可以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同时,运动时身体微微出汗,还能带走体内多余的水分。

  3、泡湿滞药浴

  孩子湿气重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积食,脾的功能疲弱,运化不了水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就不仅要帮孩子祛湿,更要及时助消化。儿保科林敏敏介绍湿滞药浴包是由炒白术、艾叶、生姜、山楂等8种中药配制打粉形成的,可以健脾祛湿、助消化。

  4、祛湿推拿

  补脾经100-200次,清胃经100-200次,揉板门100次,清大肠100-200次,每日1次,至少连做3次。

01:55

  春季祛湿,关键是要把握好“消积、祛湿、健脾”的调理,通过以上的外治方法,帮助孩子祛湿、防湿,安然度过湿气重的春夏季!

  供稿/儿保科林敏敏

  编辑/宣传办叶咏清

  审核/宣传办石浔贵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